南京三年实践为全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探路”
今年是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三年目标”收官之年。作为江苏唯一国家级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截至今年底,南京将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面积240万平方米,项目平均节能率达15%。
4月8日,南京下达第三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计划名单36个。至此,南京3年来下达3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计划共计73个,总面积达366万平方米。据测算,73个项目全部完成后每年约可为南京节电3800万千瓦时。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在酒店、办公楼、医院等大型公建项目节能改造中均取得良好进展。
当前,南京市新建建筑100%采用节能标准设计,但全市还有存量非节能公共建筑面积约763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公共建筑约736万平方米。为鼓励各类公共建筑踊跃参与节能改造,南京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专项资金。2019年由于能效提升工作的开展,又出台专项办法,单个项目最高奖补可达500万元。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俞家巷19号、21号的秦淮区法院是一栋建设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建筑。它位于南京新街口核心地段,改造这栋老建筑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提升室内舒适感,还改善新街口地区的建筑风貌。
秦淮区法院于2018年进行为期半年的节能改造,从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节水器具、屋顶绿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造。改造完成后,这栋老建筑如脱胎换骨一般,摇身一变成为外形时尚现代、内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
建筑外墙从红色的黏土砖变为灰色的挤塑聚苯板,外窗从单玻铁窗换成铝合金窗,保温效果更好。负责该项目的江苏硕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周亚平介绍,“外墙和窗户的改造,可以极大地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空调系统改造,使用节能效果更好的多联机替换原有分体空调,增加新风机组,热回收效率达60%。单单空调这一项,就可比原来节约50%的电费。”
节能改造还进一步挖掘潜力。比如将室外的60多套景观照明,统一改为太阳能灯具,为配套的食堂增设3台太阳能热水器,减少电能的消耗;节水改造,采用节水卫生器具替换原有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降低至3级。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改造还设置屋顶绿化,缓解雨水屋面溢流,有效保护屋面结构,保持建筑冬暖夏凉,节约能源消耗。整栋建筑绿意盎然,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秦淮区法院总建筑面积12661.7平方米,据测算,经过此次改造,一年就能节电17万千瓦时,节能率达25%。
《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提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项目不低于40%。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何要将其作为重要完成目标?
南京市建委绿建中心节能科科长张帆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建筑业主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建筑提供节能诊断、节能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节能服务,并从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节能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客户零投入、项目低风险、节能效率高、效益有保证”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长效性。
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仅减少改造项目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更能推动建筑节能高品质的发展。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要求较高。南京市场上活跃的节能服务公司大都来自于上海、深圳、重庆,南京的本土企业仅有两三家。节能服务企业的健康成长对城市实现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培育更多本土节能服务公司,南京目前正试水“绿色金融”融资方式。有多家银行愿意为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提供贷款,其中江苏银行可以提供低于基准利率20%的贷款。
根据计划,在73个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项目面积283.88万平方米,占比77.4%,这个比例远远大于原来40%的目标。
3年的实践,南京逐步摸索出一套独有经验。南京市政府成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统筹协调日常工作。通过部门配合、市区联动,共同推进公建能效提升。建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配套能力建设管理办法》等23个工作文件,形成管理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的建设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重点示范项目的先行引导,如南京绿地洲际酒店、苏宁易购总部大楼、新城大厦等,通过综合改造,达到节能降耗、改善舒适度的效果。
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工作的既定目标,努力为全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贡献“南京经验”。(刘 霞)
来源:新华网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