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个“更”书写发展新答卷

09.10.2019  16:12

      金秋南京收获多。9月10日,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长期基地奠基;几天后,南京金洽会上先进制造业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双超服务业。

        此前,南京经济半年报更是亮眼。上半年,南京GDP增长8.1%,增速、增量均居全省第一,连续9个季度增速超8%,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

        新气象扑面而来,南京发展令人欣喜。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重任在肩、使命在肩。

        力施质量型政策,回答经济底盘如何稳固

        9月5日,全球晶圆厂“领头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宣布,台积电南京公司将连续增加产能,明年达成第1期目标,每月实现2万片产能。

        台积电所在的南京江北新区已集聚集成电路相关企业250多家,上半年集成电路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南京正在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并有望成为标杆城市。

        120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200亿元的中兴通讯智能制造基地……一大批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项目落地,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蓄势添能。

        作为工业重镇,南京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重新审定制造业价值,今年2月南京明确提出:当年增加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800个,把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到35%左右。

        只有制造业的高质量,才有南京发展的高质量。瞄准目标,南京政策杆杠转向,出台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对企业技术装备投入给予10%普惠性补贴,政策力度领先国内同类城市。

        在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南京再聚焦,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制定行动计划。

        2016年以来,南京经济高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钢铁、石化等占比逐步下降,先进制造业成为工业新支柱。去年,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70%左右。今年上半年,汽车用发动机产值增长52.3%,变压机增长40.7%,电动手提式工具增长32.3%,工业机器人增长12.3%。南京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接近10万辆,占全省的2/3、全国的8%。

        结构优化,源于动能转换加快。南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去年研发投入已占GDP的3.06%,远超创新型国家和地区2.5%的水平。全社会科技贡献率达64.6%,高新技术企业爆发式增长,去年同比净增7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达47.6%,成为拉动增长主力军。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南京大力实施人才政策、创新政策,深层次激活科教资源。人才团队持大股、项目化落地、市场化运作,两年多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251家,孵化科技企业2000多家。高成长性企业持续涌现,全市上市企业达115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市值达1.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318家。

        疏浚创新源头活水,南京经济正从“体量优势”“速度优势”走向“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兼具,产业更轻更优,发展的底盘越发稳固。

        两个“前所未有”,回答发展导向如何坚守

        经济底盘优化,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重塑,经济社会加速向绿色转型。

        拂去GDP上的粉尘,降低财富的资源消耗,南京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通信设备等六大新兴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地标快速成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营收增长11.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1798家“散乱污”企业整治有序推进。

        好的生态是“”出来的,也是“”出来的。南京几十年积累的生态环境欠账,需“伤筋动骨”换得“脱胎换骨”。去年,南京明确“一把手”管环保责任机制,市委书记与各区委书记、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如此高位推进前所未有!每新增一笔GDP,污染和能耗要算得清清楚楚,每一笔计划减少的排放要执行得不折不扣。

        守住生态底线,南京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管控力度前所未有。今年8月,南京出台大气污染防治“40条”,从控制工业污染、车船污染等五方面实施史上最严举措,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河水不臭了。”9月22日,河道养护员吴昌其驾着小船在秦淮河上巡查。吴昌其巡河11年,他说两岸排水口绝大部分被截住,今年的水最清!

        南京7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大幅改善、全部达V类以上标准,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去年水污染防治综合考评名列全省第一。今年8月,全市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比例提升至81.8%,提升24.7个百分点。

        划定总面积1630.04平方公里的上百块生态红线区域,13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建成863公里城市绿道并不断延伸……构建绿色发展格局,南京探索坚守绿色发展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重视“每一颗棋子”,回答区域均衡如何落地

        “北大门”“南大门”“紫东”,正成为南京的城市热词。刚刚结束的南京金秋洽谈会上,南京“北大门”六合、“南大门”高淳首次成为焦点,总投资100亿元的盟固利动力电池项目签约六合,高淳签下总投资554.5亿元的44个项目。

        爬坡过坎,城市扩张,新的发展重心在哪?南京的回答是:赋能每个发展板块,让“哪里都充满机会”。这凸显出一座成长中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气质。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南京重整城市发展格局,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将绿色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

        南京持续推动各板块协同发展:完善提升主城,重点发展江北,创新推动紫东,倾斜支持六合与高淳。对相对薄弱的南北两端,加强政策供给,出台扶持两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对全市有关板块和部门提出71项具体任务,列入年度考核。

        重新审视曾被“淡化”的区域,南京有着更深的考量。做强南北大门利于南京加强和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南京是东部重要中心城市,面积占长三角1/5、经济总量占1/6的南京都市圈,能否高质量推进,事关南京是否能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走在前列。

        南京大力构建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交通、创新、生态、公共服务等七大领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S2、S4、S5、S6等地铁线路,直通马鞍山、滁州、扬州、句容等地。南京投入巨资,延长地铁,为“邻居”打开出口。今年南京都市圈新增常州金坛和溧阳,宁杭生态经济带先行启动示范区建设、发起推动长三角“科创圈”,南京“朋友圈”越来越大。

        省内首个特别合作区——宁淮特别合作区坐落在淮安市盱眙县,当地人充满期待:南京来了!(颜芳 仇惠栋 许雯斐)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