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保持增长“稳定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15.10.2015  14:09

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交汇点上,过去与未来在这里接替、承续,机遇与挑战在这里并存、同行,中国的发展之路,取决于对自身方位的认识和把握。 

  过去五年里,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收获了什么经验、又积累了什么教训?未来五年里,我们如何把握历史的机遇,将中国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观察“十二五”发展成就,展望“十三五”壮阔未来。

——编者

新常态下,新的活力正在迸发、新的动力正在聚集,中国经济动车在换挡调速之中,一路平稳向前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时间节点上,回眸眺望,用这句话来形容过去五年的经济形势,再合适不过了。

  时针拨回“十二五”规划之初,“中国号”经济巨轮经过30多年快速航行,以“当惊世界殊”的气魄,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块头大,不等于结构好;体量大,不等于质量高。如何在全球经济阴霾笼罩的不利影响下,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怎样在经济快速上升的同时,挤干水分、撇去泡沫,提高“含金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谓刻不容缓。

  “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从去掉“唯GDP论”的紧箍咒,到打响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到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有力的宏观调控、合理的风险应对、积极的结构调整,在“十二五”前四年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农业实现“11连增”、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新常态下,新的活力正在迸发、新的动力正在聚集,中国经济动车在换挡调速之中,一路平稳向前。

  转型,必然带来阵痛;升级,难免会有波折。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面临新旧动力转换的挑战,经济增速由高速切换到了中高速,一些省份GDP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也让世界皱起了眉头。而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更引发一些外媒关于中国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的臆测。然而,发展之路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经济周期好比人的心电图,只要在合理区间一起一落,都属正常。理解“十二五”奠定的基础、展望“十三五”可期的未来,可以从“形”与“势”两个方面,把握住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

  先看“势”。中国经济体量大、规模大,即使是现在的增长速度,也是不得了的。更何况,“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增速虽有一定回落,但依然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也是跨越“10万亿美元”的门槛,稳居世界第二,约是日本的两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历史周期、世界大势来看,在全球经济“亚健康”的压力之下,中国仍可谓是“稳定之锚”,风景独好。

  再看“形”。“十二五”期间,无论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跑赢投资达到60%,还是氮氧化物排放首次出现下降,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无不令人欣喜。而从增长动力而言,与“互联网+”的融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中国制造2025”,从价格改革到国企改革,市场梗阻、发展路障被清除,全社会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正如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判断,一国经济体增长放慢不一定意味着危机,也可能是成功的现代化的结果,中国经济正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着稳定感,正源于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与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关头勇者胜”,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多次要求,“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适应和把握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多次提出,“更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过去五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规律性认识,必将在未来释放出强大的“经验红利”,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添薪加火。

  去过泰山的人都知道,来到“中天门”,实际上只爬了一半,仍处半山腰。转型升级,同样如此。引擎虽已点燃,但“油门”还没踩足;动力虽已形成,但经济的活力仍有待挖掘。不断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抓住“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挺起腰、咬住牙,我们就一定能登高望远,在“十三五”中为中国赢得一个关键的五年。(陈凌)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