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赴草原 他在撒播教育火种
08.01.2015 10:50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寒假临近,南京宁海中学分校初三英语老师孙国良又开始计划到内蒙古远行了。从2003年至今,他利用寒暑假期9次远赴内蒙古支教。
孙国良与内蒙古大草原结缘,要从2003年夏天说起。“当时,我从晓庄学院毕业三年,在育英外国语学校当老师。”孙国良说,南京市教育局组织教师到内蒙古开展对口交流活动,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再转3个多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孙国良支教的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草原的蚊子特别毒,叮一个包几天都下不去。”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消磨孙国良的授课热情。“孙老师一天上课至少5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除了备课就是查资料。”来自内蒙古莫旗的老师郝丽,在孙国良第一次赴内蒙时,俩人就成了朋友,至今仍然通过微信保持联系。“孙老师一个旗一个旗地走,给当地老师做培训,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心得。他课讲得好,来听课的老师越来越多。有的老师为了赶来听课,甚至要坐四五个小时的车。”
返回南京后,内蒙古草原成了孙国良心里的牵挂。十多年来,他支教的足迹踏遍莫旗、海拉尔、根河、满洲里、额尔古娜等十多个地方。
孙国良说,“是当地人对我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求,让我觉得作为教育者,我有传播和分享的责任。”
支教的过程让孙国良逐渐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近年来,他积极奔走牵线,促成了呼伦贝尔市与南京市原白下区结对。更多的南京教师前往内蒙授课,1000多名内蒙老师先后到南京的学校来交流。孙国良甚至成了呼伦贝尔教师的“驻南京办事处”,只要来了草原的朋友,他都自费请客接待。
本报记者 鹿琳
编辑: 王高峰、王瑶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08.01.2015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