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在为无锡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

31.10.2014  17:2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文件一出,引发本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无论是公报还是《决定》,‘依法治国’、‘法治’都是高频词。”昨天,我市有关地区和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四中全会给基层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将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让法治思维成为一种内在自觉。

  “我们的法治建设要跟江阴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相适应,也要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昨天,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在阐述依法治国和地方发展关系时表示,无论是提升经济社会管理能力,还是改进执政方式,都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法治是治国、执政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夯得更实,各项工作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江阴正处在“高起点上谋求新跨越,高平台上实现新提升”的重要时期,政府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的要求,把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严格执法作为关键、公正司法作为生命线,无论是作出重大决策、实施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改革,还是处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城乡管理等工作中的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都要重规则讲程序、维护公平正义,让法治成为江阴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广大干部要带头示范,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表率,把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领会好、落实好。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地一域同样如此,各级各部门只有依法行使职权,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才能在各个部门、地方和层级顺利推进。”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表示,要切实保障法律在新区实施,推进依法治区和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新区。

  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履行法治职责,完善法治建设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关注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加强和改进新区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做到于法有据。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行综合执法,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政府公信力。三是建设法治文化,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深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增强公民和企业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原标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在为无锡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

  稿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