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江苏团代表共话“大国工匠”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出席党的十九大的江苏代表中,有9位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技能人才,占代表总数的八分之一。
“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阐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十九大代表、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职工董事邓建军曾是一名普通技术工人,29年里,他坚持立足一线不断展开技术创新,创造了牛仔布生产预缩工艺的行业最高标准,研制的“颜料组份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填补了世界空白。
“作为一名党员,我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发挥工匠精神,做到‘专、精、创’,就是专注本职工作,工作时精益求精、持续创新。”邓建军说,如今市场条件下,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研发,各部门协同合作,“要发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能碰到难题就后退”。
不过他也坦言,目前基层技术工人的岗位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他建议,应更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给予技术工人良好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应的收入,让年轻人愿意踏实学技术,认真干工作;还要将普通工人提升为知识型的产业工人,提高工人整体技术素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此才能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普通岗位也能成就大国工匠
“听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是带头鼓掌,我为我们工人感到自豪。”十九大代表、南通双莲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李兰女表示,这会激发一线工人更多的工作热情。
1999年,19岁的李兰女从南通纺织中专毕业进入南通双莲纺织有限公司,从事纺纱车间工艺员工作,一干就是近20年。李兰女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先后通过自学获得南京大学的大专、本科学历。她撰写的十多篇技术论文,在全国专业期刊上发表。
“产品转型升级,需要我们不断技术革新,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个内涵。”李兰女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还需要与同事们一起攻关。她和同事经过200多次试验和900多个数据论证,终于确定并推广了“改进工艺增加梳理提高成品制成率”的方案,提升了产品质量,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万元以上……2013年5月,公司专门以她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李兰女棉纺工艺创新实验室”。
“作为来自生产一线的党代表,就是要不忘初心,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践行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走得更远、更好。”李兰女最后说道。
工匠精神就是把每件事做到极致
十九大代表、国家电网丹阳供电公司线路二班副班长方美芳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了近30个年头,累计参与敷设电缆1000多公里,先后参与完成了30余座变电所的安装投运任务。
“‘工匠精神’,我的理解是,不怕吃苦,有责任心,肯钻研,把每件事做到极致。”方美芳说,坚守岗位,守卫光明是她的第一责任。一年除夕前夜,丹阳市东门外大街公用配电箱突发故障,造成4000多户居民停电。正在家收拾年货准备回乡过年的方美芳接到抢修通知后,毫不迟疑,迅速赶到了抢修现场。一次电缆抢修中,电缆井里淤积的脏物发出难闻异味,方美芳就第一个跳下了电缆井。
方美芳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08年丹阳公司成立了“方美芳创新工作室”,3个成果获国家专利,获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提名奖。她介绍说,现在工作室里20多岁的大学生居多,但是她发现很多年轻人不想到生产一线岗位。她希望,更多地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让年轻大学生走上生产一线,让他们的知识与老一辈工作者的经验相结合,成为知识型人才。
让匠人匠心代代传承
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工匠精神的表述,让十九大代表、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伺服机构总装测试部装配调试工王南石备感振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努力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明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未来寄希望于我们的年轻一代。”作为伺服机构装配和调试的行家里手,王南石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对产品的深刻理解多次攻坚技术难题,同时他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航天产品的精密度要求极高。王南石回忆,去年某产品需要进行研磨,两个共面度达到0.001厘米,工人在研磨操作中,往往要花费一天左右时间。王南石就到市场上购买电机等零部件,和同事一起钻研组装,2个月左右时间,做出了机械研磨机,研磨一件“燃料控制阀”核心部件的效率提高了60%,研磨质量也提高很多。机械研磨机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王南石深有感触地说,成为“大国工匠”,就要能做到“敬业、专注、严谨、卓越”。
王南石在工作中注重做好技能传承,逐渐成为了一线工人乃至技术人员的“活字典”“及时雨”。在他看来,新时期工匠精神离不开技能传承。他积极开展“传帮带”,致力于努力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为伺服机构生产线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他所带领的团队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命名为“技能创新团队”,团队6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杨丽汪晓霞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