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展望“十三五”江苏发展:经济增速将放缓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过去的五年江苏经济社会发生了什么,未来五年又将有怎样的变化?在16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召开的“新常态下江苏‘十三五’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经济发展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会上,人民网记者专访了江苏省社科院院长王庆五。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增速将放缓,以加工贸易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衰减,同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将从力量积蓄期进入动能全面释放期。王庆五还梳理出了江苏省“十三五”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创新”、“转型”、“智能制造”、“互联网+”。
人民网:王院长,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江苏省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庆五:研究经济发展的情况,数据是关键。“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前四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增速比“十一五”时期有所放缓。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幅回落0.9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增幅1.3个百分点。从绝对量看,全省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0.2%,在广东之后,位居全国第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81874元,比上年增长8.4%,列天津、北京、上海之后,居全国第四位。
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3万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2010年的33%提高到2014年的39.5%,以占规模以上工业1/4的企业数创造了40%的工业增加值。二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逐步趋于优化。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2.4%,提高了14.4个百分点。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总量上有很大提高。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346元和14958元,是“十一五”期末的1.6倍和1.7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52:1缩小为2014年的2.3:1。“十二五”以来直接用于民生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财政支出达2.24万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8%。
人民网:您觉得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在发展中暴露出哪些问题?
王庆五:的确,江苏经济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制约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呈逐年缩小态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偏大。二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代价较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任务相当艰巨,少数地方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三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并存。
创新是驱动力,但是江苏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非公资本进入市场还有诸多隐形壁垒。价格机制特别是生产要素价格机制不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
人民网:展望“十三五”,您对于江苏经济的整体研判是什么?
王庆五:“十三五”时期,受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影响,江苏经济潜在增长率将有所下滑,由此会进一步压缩经济增长的空间,但由于包括江苏在内的长三角核心区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就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取得实质性成效,尤其是在转型升级中带来的增长新动能,不断蓄积并逐渐率先形成增长新引擎。
预计“十三五”期间,江苏以加工贸易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衰减,同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将从力量积蓄期进入动能全面释放期,江苏经济有望在在小幅波动中进入新稳态增长区间。同时,由于经济体量加大,未来江苏经济增速即使有所放缓,但实际增量可观,发展质量也会将迈向新台阶。
人民网:您觉得江苏经济在新常态下还会有哪些新特点、新变化?
王庆五: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有着三方面的新特点,首先,我认为江苏省将加大创新性省份的建设。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江苏经济进行“第三次转型”的核心内容。江苏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江苏将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十三五”时期,江苏能否在克服创新短板,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上实现根本突破,将是决定能否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性因素。
其次,“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将深刻改变江苏产业、企业和市场质态。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但在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领域与广东 、浙江等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十三五”时期,江苏将进一步发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抢抓“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方兴未艾等战略机遇,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给制造业注入互联网的基因,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可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使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从江苏竞争力的短板变为新优势。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一直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江苏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努力在全国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强政府”是江苏的重要传统。新常态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一方面,未来江苏“强政府”的内涵将进一步向政府的高效服务聚焦;另一方面,“强市场”、“强创新”将成为江苏经济的新内涵、新优势。
人民网:您刚才也说到,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在创新上存在短板。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您认为江苏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王庆五:中小企业是新经济的财富发动机,创业企业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地都意识到创业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江苏在创新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保证充分就业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江苏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不能仅仅局限于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增强本土企业、本土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马云、马化腾这样在商业实践中最成功的人士,当初也未必符合现在各地引进的“高端人才”标准。江苏应当倡导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充分激活广大人民群众蕴藏的无穷创业创新热情、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破除一切不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公平准入,创造机会均等,鼓励和支持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懂技术、有理想的本土人才自主创业创新,加快在江苏培育一批“马云”、“马化腾”式的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