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让更多人才实现价值

14.07.2016  16:51

        到2020年,把江苏建成全球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人才集聚中心,加快构筑人才引领发展高地、人才环境建设高地、人才价值实现高地,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江苏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近日新鲜出炉,描绘了未来5年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的蓝图。什么样的人才在江苏最“紧俏”?各路人才成就发展、实现价值将迎哪些利好?如何保障人才在转型升级中发挥好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记者专访了有关部门。

        全新“四支队伍”,打造人才队伍新质态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该规划首要之举,是围绕建强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迈上新台阶”的人才队伍,明显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江苏成为人才推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率先省份。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省委立足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关键靠人才。对接这一需要,规划提出培养聚集“四支队伍”全球配置高精尖缺人才。

        “四支队伍”分别是: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处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能够突破发展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对照江苏‘十三五’发展规划,不难看出这四类人才正是未来江苏最看重、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体现江苏把人才开发融入发展、服务发展、引领发展的导向。”省人才办工作人员介绍,简而言之,“四支队伍”就是科技企业家、科教苏军、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

        国际化、高端化是“四支队伍”的显著特点。其中,科技企业家需要“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掌握核心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和贡献大”;科教苏军主要指“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则重点围绕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盐城海上风电、泰州和连云港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等区域性特色产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人才集群;高技能人才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进行培养,需要解决企业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推动生产水平、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还要具有国际视野。

        围绕这一重要任务,规划在整合现有人才发展工程的基础上,推出十大配套工程,比如百千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产业人才高峰行动计划、新一轮“双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用好江苏籍在外高层次人才的“凤还巢”计划、扶持草根创业的“众创人才”推进计划等。

        持续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制度双重保障

        “十二五”期间,江苏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各级财政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去年仅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就达19.9亿元,人才发展指标也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内容,一定程度上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进入“十三五”,江苏在人才发展上更舍得“下本钱”,力求将资金更加精准地用到人才身上,制度保障也更加到位。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首先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人才投入按照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本级公共财政财力状况,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重大人才项目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要求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推进产业引导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这意味着,以往只能用于工程项目上的资金,有望部分直接落实到关键人才身上。

        规划要求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高人才发展在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同时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不仅针对市和县(市、区)、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而且针对各职能部门,考核培养集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有关人士指出,在考核指挥棒下,原本并不承担人才发展任务的职能部门将在抓产业的同时也抓好人才,一定程度上破解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为了真正把职能部门积极性调动起来,规划还专门推出行业人才协同发展计划,推进19个行业领域结合行业发展重点分别制定专项人才发展规划,实现精准引才、精准施策。

        破除制度壁垒,让更多人才实现价值

        近年来,江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新型金融产品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人才创新创业。按照规划,未来5年江苏将建立更加多元便利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人才金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比如推行‘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以及对人才高新技术产品实行‘首购首用’等,已经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人才办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全省共有备案创投机构300多家,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江苏将加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资金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同时制定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办法,推行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融资,鼓励设立股权激励代付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及团队给予支持。

        针对人才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规划按照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求,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安排,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人力资本配置,让人才流动更自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前提下,可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经单位同意离岗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3年,工龄连续计算,正常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从而打消教授创业的后顾之忧。

        为了给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江苏正在建设省级人才公寓,打造高层次人才集中居住服务区,设立人才定点医院,高层次人才将享受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还有可能配备家庭医生。(郁 芬)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