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骨干挂任卫生院副院长给乡村带来了什么?

30.10.2015  10:13

 

市人民医院医生在太和卫生院举办急救知识讲座。

 

 

今年年初,市医疗集团选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16名医疗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担任挂职副院长,为卫生院提供业务指导和专科知识培训。他们的挂职给乡镇卫生院带来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效果?群众对他们的评价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挂职副院长定期坐诊卫生院

 

邵振兴是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刚到侯河卫生院担任挂职副院长的第一个月,侯河卫生院院长陈胜祥就收到一名患者的反馈:同样的病症,经过邵振兴的治疗,好转速度明显不一样了。原来,这名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到换季时都会发作,是卫生院的“常客”,每次住院都得住上一个多星期,病症才能好转。邵振兴给这名患者换了治疗方案,两天后,患者就觉得症状减轻了。“专家见多识广,对各种药物的药效也了如指掌。”陈胜祥得知详情后,对邵振兴赞不绝口。

 

每周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助理刘欣都会到滨江新区卫生院坐诊、查房。不久前,一名病患因腹部不适在滨江新区卫生院住院,被检查出肾脏上长了个囊肿,由于卫生院软硬件设施有限,为了患者的安全,主治医生建议患者到南通医院做介入穿刺治疗。就在患者准备转院时,恰巧刘欣前去查房,了解这名患者情况后,他认为患者不用去南通,只要做腹腔镜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他介绍,目前市人民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技术已经成熟,这种微创手术不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能将囊肿彻底切除,有效降低复发率。经过充足的准备,刘欣在滨江新区卫生院内为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不仅让患者少了路途上的颠簸,治疗效果也十分理想,患者和家属都很满意,对刘欣连连道谢。

 

乡镇医务人员享受到“免费培训午餐

 

挂职副院长们不仅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也将自己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倾囊相授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

 

在太和卫生院挂职期间,市人民医院院办副主任、医务科副科长兼中医管理科科长孙宏俊发现,太和中心卫生院基础硬件建设十分到位,但在人员结构和技术力量上还有欠缺,他积极帮助卫生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组织开展专科知识培训以及专科建设等工作。太和中心卫生院院长周建忠介绍,孙宏俊在挂职期间,主动参与卫生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病例讨论、行政查房等活动,引进上级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帮助卫生院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病历书写等细节方面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很好地弥补了卫生院的薄弱环节。

 

除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孙宏俊还主动联系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儿科主任赵映敏和脑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车彦军前往太和卫生院,针对新生儿疾病、急救技能等方面提供技术性指导,并组织太和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前往人民医院培训。

 

刘欣和邵振兴到滨江新区卫生院、侯河卫生院挂职期间,也义务开展专科业务培训,帮助卫生院解决部分技术问题。刘欣说,工作时,他发现卫生院根据现有条件可以开展一些疾病的治疗,但优秀外科人才的缺乏,使得卫生院难以满足目前基层群众多样的医疗需求,他愿意尽力帮助卫生院改善现状。

 

优质人才下沉带来医疗服务新气象

 

记者了解到,选派的16名挂职副院长,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有3人获得硕士学位;14人为副主任医师,2人为主治医师,均在本专业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挂职副院长至少每周一次前往挂职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帮扶和指导工作,参与组织对危重病人的救治、会诊等,协调当地卫生院做好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工作,同时为医疗集团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做好组织工作,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的实际问题,宣传普及健康医学知识。

 

如今,“看病难”其实是“看专家难”。为缓解这一矛盾,近年来,我市通过选派县级公立医院医疗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锻炼、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下基层服务、对口支援等多种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下沉、优质人才下沉。根据相关制度规定,我市城市医生在职称晋升前,必须下基层服务一年,两年来已有89名城市医生服务基层群众。同时,我市加快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建设,目前,市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分工协作机制已经逐步完善,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