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医疗:"智慧化病区"效率高,健康服务送到家
交汇点讯 将医生的“听诊器”和“记录本”放到患者家里,将诊断环节前置以构建针对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服务——这就是江苏曼荼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医联体的智能健康管理平台——“医联体信息平台”。
截至2015年末,我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万个,其中,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分别为2.8%和93.6%。全国总诊疗数达77亿人次,其中医院承担了四成,众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无患可医”的状态,医疗机构接诊比例严重失衡。
只有构建互联互通的诊疗信息平台,打通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交流渠道,才能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的分流,让急、重、难患者进入医院,将轻、慢、易患者留在社区。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医联体信息平台”以无锡市人民医院原有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业务和管理模块,实现两者间的业务协同和联动。
江苏曼荼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洪健介绍,该平台在感知层利用具有自动记录、自动上传和自动提醒等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采集患者的血糖、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数据。这些数据依托低功耗长距离通信网络LSN(Long Sensing Network)及无线网关等技术,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处理分析。后台系统整合了医院原有的医疗数据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健康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建模,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形成健康评估报告,一旦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还会自动发出预警。所有的信息由平台所开发的WEB网站、电脑软件、手机APP等应用端口,向医生、患者、家属和管理者反馈。
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依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建立不同的监控模型。同时,根据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患者健康数据,形成数据曲线,记录异常比例,再根据大数据计算,对患者病情进行风险度评级,汇总成患者健康评估报告。
“患者健康评估报告可以在分级诊疗工作平台上查看。例如在高血压患者的报告中,显示了近十次高低压测量值、测量时间、异常数据比例等信息,并自动分为正常、偏高、高危三个风险度等级。医生只要结合相关电子病历,就能迅速掌握病人的病情。”宋洪健说。
同时,大数据分析平台还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利用分级诊疗工作平台进行数据分发。如果病情较轻,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诊治。如果社区服务中心认为患者病情较重,也可可利用该平台与大医院对接,实现在线转检转验、远程会诊等功能。
目前,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医联体信息平台”已联通了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起分级诊疗工作平台、患者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平台、消息服务平台、业务系统与管理平台等多个模块,实现了数据主动采集与上传、异构数据集成与处理、大数据分析与评估、多端口信息发布等功能。服务医护人员近1000名,累计服务患者一万多人次,并逐步在无锡三院、四院等6大医联体中推广应用。
“该系统采取政府招标的模式推进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于2017年8月全部建成。”无锡市卫计委信息处副处长申妍红说。下一步,无锡市卫计委计划将本着“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总目标,将系统的覆盖范围进一步从无锡市主城区拓展到江阴、宜兴二地。作为承建方的江苏曼陀罗公司,则计划在无锡试点的基础上,参与到更多地区的智能医疗健康管理平台搭建上。
交汇点记者 王拓 实习生 王甜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