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均衡化、信息化

23.03.2016  11:08

  医改“靖江模式”值得关注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讯 朱文亮是靖江市新桥镇新合村人,平时有点小毛病,直接在村卫生室就医。他说,这样不仅方便,新农保还能报销一部分。此外,他到村卫生室看病,连病历本都不要带,医生可在医疗信息平台上调取他的资料。

  “朱文亮们”看病的便利,得益于靖江市推行的医疗卫生改革。近年来,靖江市以强基层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推动全市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均衡化、信息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资源向下,每个卫生室实现“标配

  为什么群众普遍感觉看病难、看病贵?基层医疗机构薄弱是关键。过去,靖江市的村卫生室多是“一间屋、一张桌、一村医”。近两年,靖江累计投入6500万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的原则,建成99家标准化村(社区)卫生室,实现全市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如今的靖江,每个卫生室都算得上是“标配”:200平方米以上的业务用房,4名以上医护人员,信息化系统全部接入,医保实行即时即报,“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为了让群众甘愿在家门口就医,在建硬件的同时,靖江市还从软件方面入手,把人才、技术引向基层。2014年,该市明确,“送医下乡”工作必须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年选派16名市公立医院医疗骨干挂任镇卫生院副院长,挂职人员中副主任医师职称者每周到挂职卫生院坐诊2次,“医疗大篷车”每周到2个村卫生室义诊1天,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和农村工作。

  为了鼓励群众在家门口看病,靖江市还下移了医保体系,建立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均财政补助金额逐年递增,2015年增到490元/人;公立医院改革调价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种重大疾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超过70%、最高达90%,享受门诊费用报销的慢性病扩充到33种,推进医保政策向基层倾斜。

  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市

  为了使优质资源趋于均衡化,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自2013年以来,靖江市每年新增投入1亿元,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分级诊疗模式。

  围绕“小病不出村”的要求,靖江做实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每年给每个村卫生室落实5万元运行经费,对乡村医生按照人均每年1万元的标准予以基本药物经费补助,并为每个乡村医生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去年,该市五圩村卫生室医生唐胜祠在一次出诊路上摔伤骨折,拿到了5万多元的人身意外保险赔偿。

  为了实现“大病不出市”的目标,靖江探索实施以“管办分开,整合资源”为特点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组建医疗集团,取消原来行政级别,放开手脚发展特色优势。目前,靖江市医疗集团还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市民身患“急病顽症”,不出靖江也能享受到与上海、南京等地大医院同一水准的诊疗服务。近年来,该市市外转诊率仅为8%,低于10%的国控指标,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市”的目标。

  智慧医疗,电子健康档案全覆盖

  为了帮群众破解看病难,靖江市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卫生”,投入3000万元,建设了以居民电子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给群众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影响:一是通过实现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信息的有序共享和互认,避免了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二是通过信息技术,群众可以预约挂号、在线浏览和下载检查报告等,降低交通、时间成本支出。

  群众是信息化的直接受益者。据悉,截至目前,靖江市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近60万份,实现在籍常住人口100%覆盖。

  前不久,曾患过脑溢血的村民老施来到工业园区五圩村卫生室复诊。诊医生在系统内调取出老施这两年的购药记录,建议他把家中存药用完后再来购买。老施感叹:“现在看病,不仅少跑腿,还能少花钱——没必要花的钱,医生都帮我省了。

  熊珠琴陈兴栋

编辑: 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