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宿迁每户或有1名家庭医生帮您“管健康”宿城、泗洪已试点

24.10.2015  14:05

  

   宿迁网讯 (记者吴越)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如此“高大上”的配置今后将不再是梦想。本月底,我省将试点“三个一”工程,到2020年,全省力争实现每个家庭有一名家庭医生签约,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目标。据了解,我市宿城区、泗洪县作为试点地区,正在开展先期综合试点。10月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城区卫计委获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

   三个一”工程有哪些?

   家庭医生: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由执业(助理)医师或者乡村医生及其服务团队,以签约方式与城乡居民或家庭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签约对象提供相对应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具体做什么呢?具体包括: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诊疗;部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成熟适宜、基层有能力提供病情稳定疾病患者的慢性期后续治疗等医疗服务;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其他应急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等公共卫生服务;为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基本信息并动态管理使用;开展个性化健康评估,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实施健康全过程管理;根据需要安排转诊、择医路径及专家选择、预约挂号、病情跟踪随访等健康管理综合服务。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等是家庭医生签约的重点人群。

   电子档案: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电子健康档案是城乡居民接受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系统性、规范化记录的电子文档,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生命周期全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信息资源,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专家说,将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医务人员入户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服务提供情况做相应记录。

  电子档案建立后是需要更新的。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将作为医务人员开展服务的首要程序。将档案管理与业务服务结合起来,使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和临床诊疗、用药、检验检查等服务记录及时归集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更新与服务利用实时同步。

  据悉,档案自己也能查阅。建立健康档案公众服务平台,向签约对象提供安全授权,方便其查阅自己的档案信息,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健康卡:居民健康的“金钥匙

  据悉,居民健康卡,是面向公众发行的智能IC卡,是城乡居民接受各项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的身份标识,是居民个人基本健康信息的存储载体,是与居民健康档案相关联、实现居民健康“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金钥匙”。

  据悉,江苏以行政区划为发放单元,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使用集中、整体、批量发放模式,由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为辖区居民发卡。对新农合管理业务在卫生计生部门的农村县(市、区),首先要面向新农合参合人群,将现有“新农合证/卡”替换为居民健康卡,发卡对象的信息采集可从新农合信息系统批量生成;其他县(市、区)要将居民健康卡发放与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结合起来,为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签约服务对象制发卡。

   家庭医生签约制已试点

   不满意可不再续约

  记者从宿城区卫计委了解到,目前,宿城区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已达71%,计划到“十三五”实现100%全覆盖。建立电子档案后,今后到医院看病,既往病史、目前正服用的药物、过敏史等医生都能获知,在第一时间精准治疗,减少检查项目,而居民健康卡项目目前也正在实施。

  “今年,我们主要在埠子镇和蔡集镇各选择2个行政村及省示范卫生室所在行政村进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到2016年,全区所有的乡镇都要有行政村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宿城区卫计委副主任陈茂兰告诉记者,该试点工作以签约的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提供服务为主,乡镇卫生院(卫计中心)和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协助并提供技术设备支撑,鼓励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和退休执业(助理)医师参与签约服务。

  陈茂兰介绍,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的服务对象原则上以户为单位,与村卫生室及明确选定的乡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也可以由重点人群个人单独签订。“居民与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按年度签约,一年有效。如果居民对签约的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服务不满意,下一年度可以不再续约。

   现状探访

   人少事多 供需不足成难题

  居民在签约家庭医生后,就可以花费较少的费用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和保健服务,更可以与家庭医生一起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不过,这一工程在实际推行中仍有一些阻碍。记者了解到,目前家庭医生在我市仍处于探索阶段,“每个家庭配备一名家庭医生”面临着家庭医生紧缺、政策支持不足等诸多考验。

  “居民要求医务人员上门服务,医务人员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从我们的村卫生室来说,人手不足是‘硬伤’。”陈茂兰表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每万名常住人口要有3名全科医师、3名护士、2名公共卫生人员,而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医院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卫生人才的匮乏将导致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有限。

   家庭医生≠私人医生 居民不可自主选择

  “可能会有许多居民认为,只要自己有要求,家庭医生就要随时上门服务。事实上,家庭医生并不等同于国外的私人医生,他们的服务内容是以健康管理、定期巡诊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等为主,而不是居民随叫随到的私人医生。”陈茂兰向记者解释道。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家庭医生还不能做到自己任选,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后,相当于多了一个医生朋友或健康顾问,得到的服务以基本公共卫生为主。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