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供水全国领先 小水厂“堵点”仍存在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江苏省连续多年列为年度民生实事。到去年底,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48个县(市、区)1482.2万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在这过程中,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2亿元。目前我省区域供水行政村覆盖率超过80%,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集中供水率96%;自来水普及率94%,三项指标都领先全国。但江苏省少数地区区域一体化供水仍有“尾巴”尚未割除,当地农民期待能及早喝上和城里一样的放心水。
农民盼用放心自来水
3月26日上午,涟水县朱码镇余庄村村民王成国打开自家的烧水壶,发现里面积了厚厚一层淡黄色水垢,赶紧用小铲轻轻铲除,费了好大功夫。“家里的净水器坏了,没几天就积了这么多水垢。”他说,他家喝了十几年深井水,以前就这样,烧水、煮饭都有沉淀物,买了台净水器后情况有所改善但终究不太放心。
不仅水垢多,用水还难保证。余庄村通常早上6点到晚上8点供水,其余时间停水。到了夏天用水高峰季节,水压低,二楼的水龙头放不出水,太阳能热水器常常用不起来,一家六口生活多有不便。王成国感叹,真希望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真正的自来水,放心又方便。
喝上放心水,这在离余庄村二三十里的连城镇西蒋村、蚕桑场等地已成为现实。记者在西蒋村村民张本华家看到,无论一楼院子,还是三楼水池,水龙头一开,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而来。
两个农户,两种饮水状况。涟水县水利局最新材料显示,全县80万左右农业人口中约有30万与城里人一样喝上放心水。喝深井水,不仅水质不安全,而且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涟水县已列入地下水限采区。
江苏省区域供水一体化留有“尾巴”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徐州、淮安、连云港3个设区市,三地区域供水行政村覆盖率分别为40%、65%和75%。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县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地表水源,如丰县、沛县;有的是地方财政资金存在缺口,无力升级改造输水管网;还有的地方小水厂回购“卡壳”,大水厂的地表水和小水厂的深井水两个渠道供水共存。
涟水县区域供水一体化工程2014年起步,到去年底,从自来水厂到达乡镇的一级管网全部到位,从乡镇到村的二级管网完成95%左右,而由村入户的三级管网尚有缺口7600多公里。
“我们原本打算把现有三级管网用起来,封存原来的深井供水,将区域供水水源与三级管网对接,结果采用PVC材质的三级管网年久老化,有的经不住高水压而破裂,有的漏渗率达到40-50%,去年县里决定全面更换三级管道。目前设计、招标已结束,10个乡镇进入施工,年内全县改造工程有望基本完成。”涟水县水利局副局长皇甫本柱表示,因三级管网铺设改造由县财政出资,目前约有2.8亿元资金缺口。
我省区域供水一体化进程滞后地区,大多存在如何理顺与小水厂关系的问题。涟水全县农民原本由311座小水厂供水,都是深井水。小水厂分属不同小老板,农户除缴纳每户150元到280元初装费,还要缴水费。实施区域供水一体化,意味着小水厂的深井水供应“到了头”,小水厂的善后安置成了焦点。
皇甫本柱说,涟水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对小水厂按供水户每户300元标准回购,已回购132座。另有21座规模较大的水厂老板以批发水厂地表水通过原有三级管道零售给农户的办法,采取个体趸售模式。其余70座左右小水厂老板认为政府回购价太低,继续原有的经营。
供水“清障”多管齐下
影响涟水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的小水厂阵营正进一步分化。皇甫本柱告诉记者,自营水厂数量几乎每天都在减少,多个老板表达接受回购的意愿。
嵇士柏是朱码镇韩高水厂老板,负责韩高村460户农户的供水,目前的经营就是介于回购和自营之间的个体趸售方式。他坦言,“我的水厂规模小,以前一年收入2万元左右,现在两三万元,但只是过渡。我算了笔账,前后收入变化不大,但改造三级管网,由PVC管改装PE管,要投资20多万元。还是拿十几万元补偿款算了。”
从妥善处置回购小水厂老板关系出发,也为稳定供水专业队伍,涟水已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供水分公司,小水厂老板和供水工双向选择时享受优先待遇。
灌南县副县长张友明说,到去年底,全县60万农民全部实现供水“四同”。灌南原有214座小水厂,涉及11个乡镇,产权形式各异,经营情况复杂,老板们的诉求各不相同,回购同样十分棘手。对此,该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资产登记、产权确认、整合回购等关键环节,将工作做细做实,与小水厂老板面对面反复沟通。灌南县水利局局长张立贤说,产权确认矛盾最集中,一些水厂老板不承认此前的改水资料数据,虚报乱报私有资产。产权复核组带着资料现场确认,开挖管道拍照存档,并向当年改水施工人员等了解情况,最终让小水厂老板放弃不合理诉求。(邵生余)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