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三下沉”补齐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短板
今年以来,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着力在人员、资金、功能下沉,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有效补足城乡法律资源不均的短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人员下沉。 完善指导员派驻制度,将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全部下沉基层一线担任指导员,并建立新招录、新调任公务员基层锻炼机制定期选派青年律师担任司法所所长助理,已选派3批次13名青年律师赴各街道参与中心工作、公共事务。选调全区优秀律师组建“农村法律顾问律师团”,根据需求定期下基层帮助各社区起草修改村规民约、法律文书,指导规范合同签订,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参与纠纷调解和法律援助等。
二是资金下沉。 去年以来,陆续投入100多万元对各街道中心进行翻新改造,中心均做到“沿街落地”,形象标识醒目,方便群众辨识,并实现等候、接待等功能分区;此外,在各街道中心安装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视频监控系统,并预留四个视频接口给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若需上级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可即时连线区级调解专家库成员,有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并为群体性事件、重大矛盾纠纷抢得“处置先机”,真正实现“同台指挥、同步行动、动态跟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实现全覆盖,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在社区站点设置宣传、调解、服务三大阵地,综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三是功能下沉。 优化律师驻所值班制度,组织每周一值班律师赴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坐诊,让律师真正走到群众身边,提供“零距离”“零时差”的专业法律服务。在全区3个街道、6个中心社区试点安装法律咨询远程视频系统,当来访者需要咨询律师时,由工作人员利用服务大厅的电脑与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的律师进行实时连线,为来访者提供“面对面”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便利。将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至街道,群众可携带相关材料就近前往各街道司法所提出申请,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在进行初审后,通过网络提交到区法援中心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现场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