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写“民族英雄”考生畏难

08.06.2015  17:40

  林则徐

  岳飞

  邓世昌

  网民创作“图文并茂”的北京高考作文 黄继光

  北京高考语文大作文今年首次实行“二选一”,就出现了明显的考生集体“偏题”。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在多个考点调查了解到,大约有超过9成的考生选择写“深入灵魂的热爱”题目,只有极少数人选择写“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然而,鲜有考生问津的题目,却在网络上掀起了“集体写作”的热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考生普遍没有选择“英雄”这一题目,主要一方面是对英雄人物缺乏深入了解,另一方面是对假设性作文题没有把握。

  教师:记叙文练得少

  学生:对“英雄”不熟悉

  昨天中午11点半刚过,北青报记者在师大二附中考点看到,考生们一步出校门,等候已久的家长都是扑上去就问:“作文你写了哪个?”今年北京市首次实行语文大作文“二选一”,作文题目备受关注。在语文考试结束前约20分钟,就已经有家长通过微博、微信提前知晓了两个作文题目,并在考点门前热烈讨论。

  北青报记者在此考点询问了十名考生,其中除一人选写“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其余九人都选择了“深入灵魂的热爱”。在其他考点,情况也大体如此。考生的集体选择性倾向还得到了监考老师的证实。北京二中语文教师牛佳音告诉北青报记者,她监考的考场考生九成左右都选的“热爱”作文。

  据她分析,考生之所以多选“热爱”弃“英雄”,主要是因为“英雄”是一个复杂的记叙文,这种记叙文学生平日练习比较少,能写得精彩的难度比较高,同时还需要和一位英雄人物相联系,如果不太熟悉英雄人物的话,也无从下笔。但是“热爱”结合《说起梅花》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结合生活,选择一种使自己“深入灵魂的热爱”的“”展开写作。因为之前的大阅读过程中,考生刚刚做过一篇阅读文章,因此只要联想写作,就可以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

  在考生口中,选“热爱”弃“英雄”的原因主要是对写好后者没有信心。交大附中的一位考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的题目中,只出现了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名字,没给出具体事迹,以他对这些英雄人物的熟悉程度,并不足以写就一篇大作文。“比如岳飞,我只知道‘精忠报国’和被秦桧陷害,邓稼先就知道是‘两弹一星’,具体事迹不太清楚,更想不出来生活一天是怎样的。”另一位考生表示,自己有很熟悉的英雄人物,但并不在题目给出的七人之列,而他不太确定是否能写这七人以外的人物,所以没选这个题目。师大二附中考点的一位女生说,她直觉“英雄”作文写好了更容易得高分,但这个假设性话题需要好好构思,在高考考场上很难镇定地花时间构思,因此她放弃了。

  在为数不多选择写“英雄”的考生中,北青报记者发现,他们选择的英雄人物大都是中国古代英雄,而且这部分考生大多对历史有强烈的兴趣。北京二中的一位考生写了“与姜维(三国人物)在一起的一天”,因为他熟读《三国志》,对姜维这个人物很感兴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师大二附中考点,一位男生写了“与郑和在一起的一天”,在他眼中,这位中国古代大航海家也是一位英雄,而他对航海史非常感兴趣。

  网友:集体写作“英雄”作文题

  相比诸多考生畏难弃选,网友们对二选一的另一个题目《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却情有独钟。作文题干中出现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被网络段子手们大大演绎了一番,甚至每一个历史英雄人物都配了插图。比如“我变成了衣服与黄继光生活一天,在最后我后悔不是防弹衣,没能保护英雄,但我也努力了”。对于“深入灵魂的热爱”,很多网友借机表达了对刚结束的欧冠球星、文体明星们的崇拜之情。国安球迷们也贴出观赛的图片,配以“深入灵魂的热爱”。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某教授在解读“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题目里生活一天,确实有歧义。容易联想到红袖添香言情套路上去。网友们每年都会对各省的高考作文戏谑一番,对网上流传的各种段子,大家一笑而过,说不定能缓解一下高考的紧张压力。

  市教委:大作文重点考查对历史文化认同感,都是红色经典

  对于出题的初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文一”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当代的中华英雄,想象与他(她)共同生活一天来叙写故事、再造形象、抒发情感,有利于培育高尚的爱国情操,传承和发扬自强刚健的民族精神。

  作文一是设计了一种想象的空间,这是以前作文中不多见的,也是一种创新,让学生有充分想象力,让自己与英雄在一起。题材为记叙文。英雄人物选择中也给出了一些提示,古今的各类型都有。“其实,这个题目是要考查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都是红色文化经典,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要求。这道题的难点在于,与心中英雄生活的一天,要对英雄有了解,同时一些考生可能对假设性命题没有把握。

  第二道大作文,结合《说起梅花》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结合生活,选择一种使自己“深入灵魂的热爱”的“”,展开写作。联系阅读,读写结合,命制作文题目,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创新。同时,首次尝试与主体阅读材料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阅读延伸题的改造,在今年增加题量的情况下,又能让考生减少构思时间,提高写作速度。但是如果想得到高分,这道题一定要写得有深度,可议论、抒情,题材不限,但是不能拘泥于物,要有感情的升华。文/本报记者 安苏 雷嘉 刘旭 董鑫 林艳

  《》系列编剧于正谈如何写好“英雄”作文

  于正:我想写戚继光,但“穿越”的关键是写出信仰

  今年北京高考题目《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很多网友惊呼这简直就是“24小时的穿越剧”。为此,北青报记者专访了近几年最火穿越剧《》系列的编剧于正。

  “我很喜欢今年的作文题目

  北青报记者:今年的北京作文题目,您脑海里最初闪现的民族英雄是谁?为什么?

  于正:我很喜欢“英雄”这个作文题目,因为很励志。我比较倾心像屈原、戚继光等英雄,会选择写戚继光。

  “我会着墨于戚继光的成长历程

  北青报记者:这个题目被网友调侃简直堪比“24小时的穿越剧”,如果写成穿越题材,您的大致构思是怎么样的?

  于正:跟戚继光呆一天,自己会着墨于表现伟大英雄们的成长历程,关注他们关键时候的抉择,我会穿越到他出征前夕,去看看他在想什么做什么。其实写大英雄,最关键的便是搞清楚是什么原因或者动机促成了他某一伟大的个人抉择。

  “写穿越故事关键是写出信仰

  北青报记者:作为当红编剧,您可否介绍这类穿越故事的写作要领?

  于正:其实写任何人物,我都觉得有两点得注意,一是人物的动机,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也就是刚才说的信仰问题,穿越这种类型在我看来已经过时,但信仰是古今题材都会涉及的话题。二是人性的细节得充分挖掘出来,只写高大全的人物不讨喜读者的。

  “没法控制是否拿高分

  北青报记者:如果在50分钟内,写出一篇高考作文,您有信心拿得高分么?

  于正:我有信心写好我喜欢的题目,但至于评分都是别人来评,我也没法控制。就像我的剧本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一样,这个没法说。

  北青报记者:那您记得当年高考作文写的是什么?

  于正:唉,真是想不起来作文题目是啥了。只是记得我当年没写完作文,差最后一小段,当时从考场出来感觉考砸了。后来分数出来还不错,想想少了那一段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或许阅卷老师也没看出来(笑)。不过现在一焦虑,就会梦回高考(笑)。文/本报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