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附中因坍塌事故暂停元旦晚会
昨晨,清华附中一在建工地底板钢筋发生倒塌,造成在现场作业的10名工人死亡、4人受伤。今天上午记者回访看到,事发工地已经封闭,清华附中教学秩序正常进行,但因该事故,暂停了定于明天的元旦晚会。
目前4名伤者情况稳定,并无生命危险,死者家属已经来京。
回访 学校正常上课 元旦晚会暂停
上午9点,记者再次来到清华附中,学校西门外停放着两辆警车,两名保安在校门口,禁止校外人员进入。
据保安称,今天学生正常上课,昨天出事的工地也已经停工。上午10点,一名高二的学生告诉记者,今天学校正常上下课,课间老师也让学生们下楼。
据他介绍,昨天出事的工地周边拉起了警戒线并有保安站岗,工地已经无人施工,“工人们好像在收拾行李,可能要回家吧。”今天上午,记者从清华附中多位老师和学生处了解到,因为昨天的事故,原本明天下午举行的元旦晚会暂停。
昨天下午4点,清华附中一名负责人曾表示,已联系上所有家属,并进行了妥善安置,对于记者关于事发现场情况、家属安置等善后工作细节的提问,他均未正面回答。 今天上午,记者多次致电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方妍,其均未回复记者电话和短信。
记者获悉,4名伤者目前情况稳定,并无生命危险。记者从家属处获悉,施工方的工作人员将家属安置在宾馆内,目前尚未与他们接洽善后和赔偿的问题。
追访 今起开查校园在建工地
昨日下午,住建部通报北京“12·29”等5起坍塌事故情况,今后发生死亡5人以上事故,住建部将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
即日起,全市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大检查,除了每个企业、每个工地都要自查外,市、区住建委将组成100个检查组,对各工地开展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停工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复工。对于存在违法、违规的工地,将依法处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昨天事故发生后,市教委发布消息称,今起至2015年1月10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其中在建工地、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等列入重点检查内容。
其中,凡有在建工程(含新建和修缮项目)的单位,要重点检查各参建单位和人员到岗尽责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施工,相关人员是否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操作资格证书等,还有施工区与教学区隔离防护、进出料通道的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
故事
在清华附中的东南角,有一排白色简易房,这是附中体育馆建设期间的工人住所。三楼西侧的第4个房间内,桌子上的麻将牌和台布乱成一团,这个用废木料钉成的桌子上,还放着大半盆没有吃完的方便面。桌子西侧,就是来自保定的钢筋工单东永的床位。
1981年生人的单东永,是河北省定州市东旺镇五女店村人。家里两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4岁。他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在石家庄的一个工地上,也是钢筋工。
工地需要绑钢筋时,单东永就和其他钢筋工一样,每天早晨6点30分准时上工,然后11点20分下早班。如果一切正常,单东永会在中午休息时跟工友一起打会儿麻将。然而,昨天上午他出门上工后,却再也没有回来。他的母亲不甘心地拨打着儿子的手机,为什么“儿子电话一直没人接”。
清华附中的体育馆工程,是由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又分包给了安阳诚成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已有两个多月。
单东永绑钢筋的地方,是一个深约10米、面积300平方米左右的“地基坑”。坑底有两层由长条钢筋横竖交叉“织”成的“钢网”,上下两层间距1.6米。单东永当时在两层“钢网”中间作业,与他同时在钢网中间的还有其他13名工人,其中1名为女性。
工友们的记忆仿佛定格在了事发的那个时刻—8点20分,“眨眼间整个滑了下来”,上下两层“钢筋网”贴在了一起。
那一层钢筋重1000多吨,压在单东永的身上,他根本动不了。人们一边往外跑一边大声呼救,很快,宿舍里的人都跑了出来,到坑里救人。
14个人所在的位置并不集中。单东永在中间靠东的位置,他的南侧、靠近钢网边缘的地方还有1个人,其他人分布在各处。
单东永是第二个被工友拉出来的,可是“当时就没气了,全身黑紫”,施以援手的同乡工友还记得,“他是坐着被压的,身上没出血。”
简易房三楼西侧的4个房间都是钢筋工人的宿舍,每个房间有5到6张上下铺床位,住10到12人不等。
在工友眼里,单东永是冲脾气,平时没啥爱好,就喜欢打点小麻将。可是最近“一直在赶工期,每天晚上6点到9点都得加班,麻将已经好几天没有玩过了”。
钢筋工们仍在后怕着,昨天,下层绑钢筋工作已经基本完工,14个人是去做收尾工作的,“如果是前一天出事,那事更大了,下面干活的有30多人。”
昨天中午,单东永的家属一行6人赶到了,他的母亲与妻子泣不成声。4岁的小孙子用小手帮奶奶擦着眼泪。
“眼看着要到年底了,出了这事儿,家里人怎么办?唉”同乡工友喝了一口大白酒说,这个夜晚,似乎只有酒才能压下一些情绪。
遇难者陈海军是个42岁的东北汉子,算上昨天,他来北京也不过一个星期,这是他第一次来首都。陈海军来京前在沈阳建筑工地做绑扎钢筋的工作,再之前一直在黑龙江绥化老家务农。
王先生辈分上是陈海军的舅舅。十年前王先生来北京创业后,舅甥二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一周前陈海军刚到北京时给他打了个电话,只是简单地报了个平安,还没来得及见上一面,就接到了海军的噩耗。
两个月前,海军的儿子刚刚过了18岁的生日,正在老家读高三,准备迎接改变命运的高考。“孩子的成绩一直不错,从没有掉下过学校的前十名。”王先生不止一次听外甥提过,孩子就是他们夫妻俩的希望,只要能考上大学就不会像他们一样靠打工度日。现在,海军却走了。
昨晚,海军的妻儿赶到了北京,母子俩不能接受海军离开的事实。一直以来,海军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每月三四千的打工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老家还有十几亩地也靠海军料理。王先生很害怕这个家就这样完了。
上午10点半,海军的遗体已经经过法医检验,被送到太平间,家属准备对遗体进行化妆美容,购买衣服,让他走得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