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谁来种地"之忧 新型职业农民该走到舞台中央了
两会观察
如何持久保障人口大国的粮食供给,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连日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聚焦如何化解“谁来种地”之忧。他们建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新型职业农民尽快走到农村舞台的中央。
常住人口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青壮年偏少,这已是当前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调查统计显示,我省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平均年龄为58.6岁,接近60岁,农业后继乏人现象令人担忧。
“没有青壮年愿意种田,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低、农业附加值低;与之相反的是,劳动力成本却越来越高。”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代表为记者算了笔简单的账:现在种1亩地的年净收入大约在1000元左右,10亩地就是1万元;而如果到城里从事装潢、维修等工作,一天至少两、三百元,一年挣个七、八万元不成问题。“种田远不如外出打工,年轻人哪还愿意留在农村?”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党委书记李生代表调研发现,除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外,目前我国职业农民还存在两方面问题: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因此众多代表形成这样的共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应是当务之急。
在李生代表看来,现代农业发展对职业农民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他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来描述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李生代表还认为,培训存在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经费短缺、手段落后等问题。部分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师,是从相关涉农部门临时抽调来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较单一、陈旧,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也偏少。“这种培训方式根本无法为职业农民带来实际上的收益,因此他们缺乏接受培训的激情。”
“职业农民发展情况还不平衡。”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蒋婉求代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地方组织农民集中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每次都需要给以物质刺激,有时甚至要给予一定的“误工补贴”才能到场。“所以,经济发达的村组,职业农民发展较快、素质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村组,职业农民发展反而更慢更少。”
如何提高职业农民培训效能?蒋婉求代表建议,将职业农民培训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培训机构的资金扶持,解决职业农民教育中经费紧缺的问题。加大必要的硬件设施投入,建立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将农业技术人员、产业带头人、农村土专家等通过有偿方式吸收到培训教师队伍中。
“培训方式方法要改进,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李生代表进一步提出,改革目前重培训、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理论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
鼓励和吸引年轻人务农,是解决“谁来种地”之忧的必由之路。代表们建言,要引导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就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带头人。
要吸引年轻人投入到农业领域,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问题需要解决。沛县胡寨镇草庙村党总支书记秦真岭代表建议,在推进土地流转、落实用地用电政策、金融保险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于机械化作业。但用地短缺,又是许多地方面临的一大难题。秦真岭代表提议,可以尝试农村非规划点宅基地一家一户有偿退出机制,把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起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吸引年轻人来,最终实现让5%的人种95%的地。”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武继军代表建议,大力推进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从事农业生产。”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任松筠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