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的“皱纹”泄露惊天秘密 3亿多年前一年有400天
龙虎网讯 一年有多少天?365天!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一口报出。
那3亿多年前呢?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昨天,记者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获悉,他们正在展出的“神奇的古生物钟”会让你知道, 3亿多年前,一年有400天。这是谁说的,怎么论证?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笑着说,那是古老化石身上的“皱纹”泄的密。据介绍,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0月,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去参观。
你知道吗?
3亿多年前,一年有400天
为什么说化石是地质时代的见证者?化石上的“计时器”——即古生物钟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昨天,记者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看到了10块左右的化石。有大有小,形状也各异。
“别看他们不起眼,他们可了不起了。”冯伟民说,他们的年纪很大,“见多识广”,我们的世界都在它们的“眼皮底下”走过。大家都知道,一年有365天,其实啊,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年有400天,甚至有一个月有40天。这说明,我们地球自转的速度正慢慢变慢。而这些,都是从这些化石身上研究发现的。美国学者威尔斯曾发表论文,他在古代和现今珊瑚上发现“日生长纹”,即反映昼夜变化的“日轮”,并统计每一“年轮”内日轮数量。发现现代珊瑚“日轮”每年恰为365天左右,而在距今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约为400天,距今约三亿年的石炭纪,约为390天,即年代越老,每年天数越多。
为啥化石纹路能显示地球自转变慢?
因为生长线有秘密
为什么化石纹路能显示这些?冯伟民随手拿起一个珊瑚化石,来自石炭纪(3亿多年前)的珊瑚化石说,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幼虫阶段经过一段时间漂浮后会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推上,并分泌出外壳,即外骨骼,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珊瑚,其主要化学成为是碳酸钙。
生长在海洋里的珊瑚,由于白天阳光充足,取食容易,珊瑚虫生长得快;到夜晚,情况相反,生长得慢。所以在珊瑚体的外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每隔一天便在钙质的外壁上出现一圈环纹,这就是生长线,这些环纹极为细微,其厚度一般小于50μ。同一年的环纹,前后排列颇为紧密,集合为稍宽的生长带。根据现代的珊瑚生长情况的观察,其外壁的每一条生长带包含有360~365条环纹(生长线),也就是与一年的大数大体吻合。只要计算一下生长带,任何化石或活标本的年龄也就清楚了。
除了珊瑚,还有什么能佐证?
贝壳、鹦鹉螺壳、龟鳖壳
除了珊瑚,还有什么化石可以佐证“地球的秘密”?冯伟民说,还有贝类、鹦鹉螺、龟鳖壳、鲨鱼壳,这些都是和珊瑚化石相互佐证的。
贝壳主要指软体动物(如双壳类、腹足类、头足类等),它由外套膜分泌钙化物所形成。贝壳的生长速率是随着生物个体温度以及食物供应变化而变化的。在夏季,贝壳的生长相对较快。冬季则休眠或生长很慢。贝壳上的高亮带即为一年内的生长增量。白天,阳光明媚,温度适宜,贝类新陈代谢快,沉积碳酸钙形成浅色纹层;夜晚,光线减少,温度降低,贝类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变慢,体内开始厌氧呼吸,酸脂含量升高,分泌物中有机质含量偏高,形成深色纹层。涨潮时,营养物质丰富,贝壳双壳开启,外界水流进入,沉积碳酸钙;当壳体关闭较长时间时,沉积作用中断,在这间断期间就沉淀薄层有机质。潮越大,壳体钙质层明显增厚,小潮时,钙质层则变薄。现代兰蚬的显微结构还可以看到半日生长纹层,即两条较宽的有机质层中间夹杂着一条较窄的有机质细带。
另外,鹦鹉螺壳、龟鳖壳、鲨鱼壳可以通过观察硬组织上的轮纹结构发现一些秘密。
这些化石还泄了什么密?
证实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冯伟民说,古生物钟研究证实,月球与地球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进也在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例如天文学家认为,由于潮汐的摩擦作用,地球对月球的牵引力也逐渐减少,基于这种原因,目前月球正在按每年5.8厘米的速度悄悄地远离地球而去,也就是说,过去的月球逃离地球的速度更快,例如白垩纪时,可能每年的速度为94.5厘米。这种推想,也被古生物钟所证实。
另外,这些化石还证实了大陆漂移。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值与温度有关,即海水温度愈高的区域,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值愈大;而且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值相近,则海水的温度也接近,由此可以通过比较年生长值,推测古温度。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值也与地理位置有关,离赤道愈近则愈大,离赤道愈远则愈小。另外,古今珊瑚的季候生长现象,离赤道愈近则愈模糊(因为地处热带,无四季变化之故),离赤道愈远的海域则愈清楚。
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陈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