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掀集体怀旧风潮

09.12.2014  02:58

  中国江苏网12月8日讯 由张一白导演的青春贺岁大片《匆匆那年》已于12月5日全国上映,和其他城市一样,这部电影也在镇江的电影观众中掀起一股集体怀旧的风潮,无数观众通过电影回想起自己的匆匆那年。

   上座率高, 80后是观影主要群体

  昨日,在中影国际影城红豆店,记者看到,前来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是80后。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最主要目标受众群。

  售票员告诉记者,《匆匆那年》不仅排片场次多,而且每场的观影人数都不少,晚上的场次每场都有100多人,几乎满座。与其他影片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上座率相比,《匆匆那年》无疑要火爆得多。

  相关数据显示,昨天镇江共有13家影院放映157场次,同期正在上映的《太平轮》则有12家影院排片93场次,《撒娇女人最好命》有12家影院排片57场次。

  而第三方购票网站比如猫眼、格瓦拉上的选座信息也显示,晚6点到8点之间的场次在位于学府路的横店电影城、位于万达广场的万达影城仅网上被锁定的上座率都达到近三分之二。

  与其他片子相比,《匆匆那年》的票价也略高,在猫眼等第三方购票网站上每张票价格在35元左右,而中影国际影城红豆店在团购网站上购票的话,到店则需要再加10元。

   在别人的故事里,成全自己的回忆

  千禧年迎春的礼花、申奥成功的欢呼、《还珠格格》主题曲《》的循环热播、2002年世界杯……在《匆匆那年》中,此类要素应有尽有,这些也是最典型的80后的青春符号。

  一位和好朋友一起来看电影的曹小姐说:“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很多身边的同龄人的影子。”

  电影发烧友王先生则说:“青春片不管拍得如何,总会有一定的受众,因为伴随着成长,怀旧总是会突如其来,而青春片就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成全自己的回忆。”

  不过《匆匆那年》虽然得到了80后观众的认可,却也有一部分观众并不“买账”。作为周末消遣,今年40岁的陈莉女士就不喜欢这部片子的基调:“国内的青春片似乎总是难以摆脱老气横秋过于沉重的感觉,如果青春是如此沉重的话,为什么还要怀念?而且这么多年青春片似乎总是过多的着笔于爱情,对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向上的精神表现不够。希望能有一些不同风格的青春片出现,既表现青春的忧伤,也展现青春的张扬。” (记者 朱秋霞)

   相关新闻

  《匆匆那年》两天票房过亿

  金山网讯 青春片《匆匆那年》上映,首日收票房5770万。第二日(周六)再收7500万。加上之前的2030万点映入账,累计票房达到1.53亿。依此热度,《匆匆那年》的最终票房可能升到3亿、4亿,甚至更高。

  《匆匆那年》并没有获得好口碑,不少观众吐槽大叔导演张一白把各种滥俗的桥段往一起堆,台词拿腔拿调,情节处理似MV片段,广告植入生硬,观感还不如《同桌的你》。当然,也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怀旧味浓,画面精美,能勾起他们对校园生活的回忆。

  从广义上讲,凡是拍青春相关故事的电影都可以称为青春片,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明星演员姜文转型做导演,首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青春片,这部在当时极富新鲜感的电影获得国内外观众好评,劲收5000多万,超过《阿甘正传》、《狮子王》、《真实的谎言》等进口片,成为年度票房冠军。此后多年,青春片几乎绝迹,直到2013年《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大收,引发投拍热潮。

  到现在,青春片已然成了一种被各大电影公司瞩目的热卖类型。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