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模式”助推泰州姜堰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

12.12.2016  12:08

  泰州市姜堰区自2013年入选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以来,紧紧围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主题,突出家庭农场主体培育、整合资金建设园区、推进订单产销衔接、拓宽金融支农渠道、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创新为农综合服务等六个方面探索实践,将试点工作常态化、试点做法模式化、试点内容制度化、试点考评项目化,通过三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了具有姜堰特色的“六大模式”,高质量完成改革建设试点任务。

  家庭农场“桥头模式”。以承包土地确权登记为基础,起步于三权分置流转土地,突破在家庭农场主体培植,拓展到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核心是坚持引导农民意愿、集中连片流转、集体统一发包,把好主体准入、规模适度、价格适中三关,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流程,本土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服务联盟抱团协作发展。

  订单农业“姜堰大米”模式。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起步于产销衔接体系构建,突破在全程合作订单生产,拓展电子商务现代营销。核心是依托龙头企业,直面规模经营,建立合作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全程合作互利共赢。

  整合资源“整镇推进”模式。以示范区总体规划为基础,起步于资金整合扎口管理,突破在“区镇合一”、“四园一体”发展体制,拓展到融资投入农业基础建设。核心是注重规划引领,坚持连片开发,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稻麦油万亩示范片,实现大整合大投入、高起点快建设,推进产业发展。

  金融支农“组合拳”模式。以银政协作互动为基础,起步于构建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突破在政府风险资金投入打破担保瓶颈,拓展到抵押、保险贷款量身定制金融新产品。核心是聚焦规模经营,强化银政互动、银农对接,开发系列金融支农新产品,打通抵押、担保瓶颈,畅通融资渠道,优化服务保障。

  农业保险“姜堰模式”。以农业技术服务为基础,起步于区镇村三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突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拓展到农业保险新领域。核心是政府与企业联保齐抓,部门与镇村互动共促,政策与技术给力支撑,保险与保障扩面提标。

  为农综合服务“兴泰模式”。以培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基础,起步于基层服务体系“五有”达标建设,突破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和“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拓展到智能农业服务平台应用。核心是顺应规模经营需求,整合多方社会资源,集中建设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融合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实现两大主体互利共赢。(顾继红 黄立群 刘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