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江苏现代职教体系

24.10.2014  12:13

沈 健

  改革开放30多年,江苏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区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教育进一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融合,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为主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3年,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0.6万人,就业率达到98%。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解决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各类人才培养之间衔接不顺、转换不畅的突出问题,江苏职业教育率先从学制改革入手,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推动学制体系由现行的“h”型向“H”型转变。三年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规模逐步扩大,模式相对稳定。2014年培养模式有: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3+3”分段培养;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3+2”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的联合培养;江苏开放大学与中职学校分段培养。

  把握关键环节,构建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系统培养理念,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相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明确试点资质。省教育厅明文规定了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资质、专业标准和学生入学要求。“3+3”形式的试点学校必须为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3+4”形式的试点学校必须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参与试点的本科院校从2012年的13所增加到今年的34所。

  强化课程衔接。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与项目对应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4年首批立项课题43个。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规范转段升学。为确保高校生源质量,中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专转本”范畴。转段升学或参加“对口单招”、“专转本”考试,或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在省教育厅的管理和监督下,由试点项目学校自主进行。

  推进素质教育,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和质量提升核心任务,凸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2012年,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学校工作各方面。

  彰显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一是坚持将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升学教育转化为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积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是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协作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现代职业教育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应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需求。201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学制改革,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分段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教学实习,优化校外顶岗实习。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决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我省将坚定不移地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为着力点,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体系。目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处于双轨并行、泾渭分明的状态。今后几年,我省将积极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多元立交的桥梁。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根据学籍管理规定,达到相应学业水平标准后,可在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相互转学、升学,相同课程实行学分互认。

  建立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体系。全力打造中高等职业教育及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全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试点,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到2020年,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职毕业生比例达30%左右,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达50%左右。

  建立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融合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我省将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推进职业院校向工业新区、高新园区转移,鼓励职业院校参与产业基地建设的职能与分工,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建立职业教育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江苏职业教育将继续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面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更好地服务终身教育。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举措

  着力优化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2011年以来,我省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先后设立了两批19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实验区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比较好,特别是其中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个省辖市职教发展水平高、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和整体联动效应。

  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确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最低标准为2800元(不含离退休人员经费),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不低于500元。经费保障覆盖学校日常运转、内涵发展、扶贫助学、债务控制与化解等多个方面。

  健全职业教育督导检查制度。近几年,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督导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面向全省开展对县域政府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视导,并连续三年开展了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三项管理规范检查。

  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推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积极探索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成为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人力资源基地、智力支撑平台。2013年—2015年,全省重点建设110所左右的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将带动整个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覆盖所有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体系。

  加快建设专业化的职教师资队伍。坚持学历文凭、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并重的原则,突出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型”特质,继续组织中职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定期开展职业学校特级教师、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评审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使职业院校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梯并列设置、同等待遇。

  奋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简而言之是抓好四个“一”:“一园”——智慧校园建设,“一库”——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一项比赛”——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一项改革”——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