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
新华网长沙11月16日电(记者谢樱、阳建、王敏)当下,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接近3亿农民工从乡村走入城镇,部分农村空壳化,许多传统村落和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留住乡愁,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活态文化’刻不容缓。”日前,在由光明日报与中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湖南南岳古镇,共商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大计。
“传统村落是一种活态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浓郁的乡愁。”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说。重要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曲、手工技艺等大量散见于传统村落,包含着一代代人儿时的回忆,童年的快乐,抑或是成长的艰辛。其中蕴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
“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是全社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表示,只有保护美丽的乡村,延续文化脉络,才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大量各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逐步消亡,许多传统乡村文化正在流失。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颇具历史、民族、地域和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数量正以“平均约3天1个”的速度在快速消亡。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说,城镇化及城市文化逐渐向乡村渗透和强化,在提高乡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传统村落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部分地区已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同时,农村的土地受到污染,许多村落出现“无地可种”的现象。此外,“文化空心村”频现。许多传统村落原住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村落保护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不少“文化遗产”变成“文化遗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沈迟认为,农村的“空心化”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的减少,村庄的湮灭,还体现为很多新农村缺少传统文化的底蕴。
近年来,中国各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都在增强。
2012年,中国开展了全国性的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了近2万个传统村落信息。一批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
而在此次论坛上,百余名专家共同发布《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南岳共识》,这是学术界关于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深度思索和进一步定位。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沛林指出,《南岳共识》里提出了不少具体可操作的观点,比如“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关于传统村镇统筹保护、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打破因各自为政而导致的或重复建设或保护缺位的不利局面,提高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对于传统村镇保护的实施效应”等。
胡彬彬建议,除保护好村落实体,更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目前,中国重视的是有形的建筑保护,却忽略了原住民创造的无形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既要保证人在村中,也要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让“活着的文化”活得更好,不与现代文明脱节断链。
“村落的保护离不开当地的发展,保护村落重在保护村民。”不少专家认为,在传统村落聚集地区实行旅游扶贫战略,要把旅游、扶贫和生态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让农民在乡村中留得住,干得好,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