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来袭,一天20多名儿童“中招”
中国江苏网3月16日讯 副流行性感冒,简称副流感。最近,副流感在我市儿童身上出现了高发的状态。昨天,记者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获悉,春节后,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张坤明介绍,春节后,我市不少儿童患上了副流感,这种病和一般的感冒相比,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且因为很多人对其没有免疫力,传染起来也很容易。目前,已有几名患儿,因未及时就医,引发心肌炎、肺炎、气管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病例
家中大人感染副流感病毒孩子跟着中招
家住梅岭附近的丁奶奶和老伴,前段时间在家中感冒。夫妻二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咳嗽,打喷嚏症状,吃了一周的感冒药也不见好转。细心的儿媳周女士为了防止感冒传染,照顾公婆时戴上了口罩,她认为,戴上口罩既能避免自己被传染,晚上陪女儿睡觉,也不会传染给女儿了。可并非如此。不久,周女士突然感觉到浑身乏力,并且还时常流鼻涕,喉咙也咳沙哑了。
周女士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患上了副流感,而且很有可能是公婆传染的。更让周女士无奈的是,两天后女儿也出现了不适。女儿欢欢告诉家人,感觉到喉咙痛,吃东西难以下咽。不仅如此,欢欢还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周女士介绍说,给孩子服用了两天退烧药,孩子夜里仍然继续发烧,最终高烧到了39度。
昨天,家人带着欢欢来到了妇幼保健院儿科。儿科主任张坤明给孩子检查后发现,她患上的也是副流感。张主任分析,这一家人是一个传染一个,先是爷爷奶奶中招,接着妈妈患病,最终传染给了小孩。
周女士很不解。她表示,自己白天在家中基本都戴着口罩,应该能抵挡副流感病毒。对此,张坤明主任认为,口罩无法隔离病毒,因为鼻子露在外面,一旦自己打喷嚏,或者副流感病毒患者打喷嚏,病毒就会传播到空气中。
9岁幼儿病情被拖延,引发严重心肌炎
据张坤明主任介绍,副流感病毒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由于和感冒类似,病程较长,一些患者难以分辨,往往导致延误治疗。最近,该院就收治了几名因为副流感病毒未及时治疗,导致诱发心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的儿童。
上周,一名9岁的男孩丁丁被送到妇幼儿科时,直喊胸闷,孩子脸色很差,心跳急剧加速。张坤明主任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为孩子插上心电图等设备,发现幼儿的每分钟心跳达到了100多次。详细检查后,医生发现,丁丁除了胸闷,还有心悸、气短的表现,最终断定其患上了心肌炎。
而再次询问其父母,张坤明发现,导致幼儿突发心肌炎的罪魁祸首竟是副流感病毒。原来,丁丁一个多星期前就感到浑身发冷,并且出现了打喷嚏、发烧、咳嗽的症状。家长以为他患上了普通的感冒,给丁丁服用了4天药后,以为孩子病好得差不多了。丁丁的母亲冯女士懊悔不已,她告诉记者,自己没想到感冒竟引起了心肌炎。
记者从医院获悉,心肌炎对幼儿的心脏会造成损害,病毒对心脏造成了伤害,导致加速跳动。目前,医院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患儿心脏恢复正常。
情况
门诊一天接诊20多个患儿
儿童对副流感病毒无抵抗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副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为3到6天。和一般的感冒相比,副流感起病较急,大多有发热、流涕、咽痛。副流行性感冒可诱发哮喘,也有并发肺炎、气管炎、心肌炎的可能。对于副流感病毒,张主任分析,很多儿童都没有什么抵抗力。
据悉,副流感病毒通过人的上呼吸道传染,因为此病毒每年都在变异,所以人们很容易中招。张坤明介绍,感染上此病毒的市民,只要打个喷嚏,咳嗽一声,都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儿童抵抗力差,体质较弱,容易受到感染。记者从妇幼儿科获悉,春节过后,门诊接诊最多的当数感染副流感病毒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诊的儿童副流感患者多达20多人。
提醒
家长要加强防范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张坤明提醒,副流感病毒主要是由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医生提醒,避免感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杜绝传染源。在家庭或幼儿园若发现孩子发烧、咳嗽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经检查确诊后,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患儿排泄物、所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二是每天要给房间通风换气;三是保持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餐前便后和玩耍后要及时洗手;四是家长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医院探望病人;五是膳食合理,多让孩子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白开水;六是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通讯员郑洵记者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