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创新券“四两拨千斤” 放大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15.08.2015  13:06

  中新网杭州8月15日电(记者江耘谢盼盼)“我最后呼吁,希望政府的创新券再多一点发放,越多越好。”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省公众创业创新服务工作片会上,浙江和超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仁达的朴质发言,让在场科技官员会心一笑。

  如今,浙江中小企业主中,有着孙仁达类似呼声的并不在少数。

  今年2月,浙江省财政厅、科技厅联合发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试行)》,提出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券,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面对政府送到面前,可以当钞票花出去的的科技券,很多企业踏上了创新之路,甚至为此加大科研投入。小小创新券,点燃了企业的创新热情,这也正是政府“四两拨千斤”的妙手。

  据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副厅长陈洪涛介绍,4月正式上线使用科技云平台到8月初,浙江全省各市县发放创新券2000余万,服务企业上千次,开局良好。

   企业乐见创新券

  孙仁达是浙江台州温岭的一家生产电机的中小企业主,年产值两千万左右。这个规模的企业在温岭特别多。同样,这个规模的企业都有着同样的尴尬:就是不上不下,想要加大研发创新,却受制颇多。

  创新券对于孙仁达等中小企业主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孙告诉记者,面对整个行业的寒冬,他一直谋求产品升级,每年都在产品研发上有一定投入,但由于经济实力限制,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步伐并不快。

  据老孙回忆,今年6月温岭市先导电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林芝联系到他,向他介绍了创新券。

  当时,老孙正在研发一种新型压面机产品,一直犹豫是否需要重新设计外观以迎合市场需求。刚好创新券能够解决设计费用,老孙马上拍板。

  如今,新型压面机成品已摆放在企业里,外观较市场上的产品的确有了不小的改变,这也让老孙对市场信心更足。

  虽然只是初次使用,老孙就觉得这种载体蛮好的,企业能够受益好。“中小企业不可能买很昂贵的设备,也不可能养很多科研人员,所以政府搭建平台帮助整合科研资源,是非常受我们欢迎的。”老孙也“吐槽”,今年2万元的额度已经用完了,感觉不够用,“若是能给企业再多一点发放,企业创新动力就更足了。

  温岭市科技局局长陈金法表示,截至到7月底,温岭已有202家中小微企业、6个个人成功申领了219.8万额度的创新券,150家企业482次使用37.92万元创新券。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谈到创新券时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降低创业创新成本,科技部门提供的创新券,支持他们的创业创新。其次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部分仪器设备价值很高,没必要每家企业都买,可以整合资源。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上半年,浙江经济回升势头良好,有质量的增长。重要原因,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部门则是为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好的创新服务。

  相比于温岭每家企业每年使用2万元的最高额度,湖州长兴的企业就没有了孙仁达的烦恼,因为长兴科技创新券推广的更加面广量大,不仅吸引中小企业,连上市公司都为之侧目。

  天能集团是中国蓄电池龙头企业,集团常务副总裁陈敏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天能至今共获得科技创新券奖励708.32万元。

  陈敏如介绍,去年天能兑现的款项主要用于首批浙江省“三名”工程培育试点企业——天能动力电池及材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设备购买、国家军工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公司新引进高级工程师工资补助、再生铅回收技术合作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性能检测、出口产品认证等。

  陈敏如认为,创新券之与企业,不仅是钱,更体现了科技部门对企业的关心支持和激励,使企业产生源动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创新券就是政府给企业的荣誉和信心。”陈敏如说道。

   云平台“一网打尽”科研服务

  正如孙仁达所说,中小企业不可能购买昂贵的科研检测设备,也不可能养很多科研人员。但是,企业在这方面有需求时,因为信息和渠道的不畅通,往往无法迅速及时找到可以提供检测的场所。

  国家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耐火材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徐亮主任就告诉记者,以前每周都能接到很多企业打来寻找技术对接的电话,“我们经常帮企业去找对接单位,甚至还把这些工作专门分配到各个部门。现在不用了

  徐亮之所以不用再帮企业找技术,是因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的上线,这一平台网络众多科研载体。

  浙江省信息研究院副院长严伟介绍,科技云平台集聚了4000多家创新载体,各个市县还有1000多家,一共5000多家创新载体,另外浙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都在上面。

  “云平台集聚了科技工作、科技资源、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动态,甚至科技交易市场于一体的,打造了一个涵盖各方面的科技平台。”在陈洪涛看来,科技云平台将科技“一网打尽”。

  浙江创新券的推广正是基于科技创新云平台的基础上,其使用同样也基于科技创新云平台,特别是在用创新券使用云平台的科技载体,深受企业主的欢迎。

  陈洪涛此前表示,科研仪器设备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工具。政府应积极引导,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既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又能让小企业用上大仪器,推动创新。

  走进浙江温岭海关大楼,云平台上的温州鞋类公共检测中心就位于此。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温岭鞋企众多,但普遍偏小,特别是出口鞋企,需要向出口国提供各类检测报告,但因企业规模受限无力承担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检测设备,更难以招揽相关科研人员。

  温州鞋类公共检测中心的出现解决了企业的负担,每次只要几百甚至几十元就可以完成检测,成本低、方便、速度快。

  据了解,浙江省科技厅所属的科研项目、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网上技术市场、科技报告等各类子平台,也全部集中到这一平台上。

  除了整合创新载体,企业在云平台上还可以进行申报项目、查询、评价,甚至可以通过云平台完成全部科技业务的网上办理。

  科技云平台上还整合了企业、项目、院所、创新载体等各类科技数据,基本实现全部科技数据、系统、资源的“一网打尽”。同时,实现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科技业务的全部信息、资源、数据以及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科技云平台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科技云平台将不断整合业务,完善功能,充实数据,确保安全,强化服务,进一步推动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陈洪涛表示。

   创新小券撬动创新大热情

  无论作为载体的科技云平台,还是科技创新券,都是在推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陈敏如所说,科技创新券就是配方中的引子,引子产生的力量无穷。

  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根据上海推广科技创新券数年的效果来看,几乎所有的持券企业都会追加研发投入,最高可达科技创新券面值的10倍,放大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了潜在创新消费。

  用小小创新券来撬动浙江的创业创新,陈洪涛认为,这也是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

  位于长兴的金三发集团常务副总裁何国明告诉记者,企业去年用掉科技创新券65万元,实际带动了相关投入达到106万元。

  “科技券予以了我们一定的补助,我们在科研上舍得投入,也愿意投入。”何国明介绍,去年企业完成省级新产品9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有3项,这些有科技券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长兴县科技局副局长杨冯梅告诉记者,科技创新券相较于以往,是把对企业的补助从资金补助转为杠杆补助,而且有放大作用。

  “企业拿到券必须要用,不投入研发和设备就浪费了,而且专款专用。”杨冯梅表示,科技创新券还是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企业会配套科技券增加科研投入,对科技资金投入有一个放大作用。

  三个月余,浙江创新券已经发放过千万,深受企业欢迎。正如孙仁达所期望的,创新券再多发点,使用范围再广点。

  对此,周国辉明确表示,科技厅也正在考虑未来使用范围是否进一步扩张,跟科技创新有关的都纳入到创新券的使用范围内,比如购买技术等。

  周国辉认为,创新券的使用既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未来势必有更多的科技经费通过创新券的形式来发放,确保科技经费从定向制向普惠制转型,也是让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走上创业创新之路。(完)

  原标题:浙江科技创新券“四两拨千斤”放大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