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制造强国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

04.07.2016  11:03
  6月30日,动力电池战略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的重要批示。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大会并讲话。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出席大会。 
  将珍珠串成项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苗圩指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肩负着凝聚创新力量,打造新型载体,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使命。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 
  苗圩指出,当前,我国已有的各类创新载体对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载体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衔接不畅,一些创新成果没有从实验室最终被产业化。这就使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力量就像散落的珍珠,未能穿成美丽的项链。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问题愈显突出。我们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要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要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所谓的“死亡之谷”,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完成将珍珠串成项链的关键一步。 
  解决行业共性技术 
  苗圩强调,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希望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弥补技术创新链条上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涵盖技术、人才、平台、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要素互动融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苗圩表示,今天组建成立的第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就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动力电池的需求方、技术研制方、产品制造方等多方面自愿组合形成的以资本为纽带的核心层和以上下游技术为联盟的紧密层。同时,以创新中心为依托,我们还致力于打造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创新平台。平台将面向行业共性需求,通过协同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打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形成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为我国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大到强,提供战略支撑。希望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经过1~2年的试运行,能够探索形成更好的组织机制、运行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其他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年内争取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中心 
  对于下一步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苗圩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加快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兼顾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年内争取建成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通过试点设立和运行,重点探索创新中心内部组织机制、运营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逐步推广。三是统筹布局、部省共建,引导推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据介绍,今年1月22日,工信部召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成立大会。4月14日召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会议。5月25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批复》,同意由国联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国联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导和组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牵头发起,汇集天津力神和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共同组建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占股50%,日前新引入宁德时代新能源和华鼎新动力基金并签署了投资协议。 
  国联已建成包括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系统在内的研发与中试基地,其中具有国际一流装备水平的单体电池中试线的制造能力达2.5亿Wh/年、先进正极材料中试线的制造能力达1000吨/年,具备了向国内动力电池行业输出比能量180~250Wh/kg的先进锂离子动力电池成套制造技术的能力,正在建设先进负极材料、电池系统的中试线,以及单体电池与电池系统的测试评价平台。预计至2020年,将全面掌握比能量350Wh/kg、成本≤0.6元/Wh的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成套制造技术;以国联为核心的创新中心股东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和动力电池产能均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