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复苏动能不足 世界工业将呈现小幅上升态势
A 基本运行 制造业复苏动能不足 世界工业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依然不足 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低速运行区间。全球两大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经合组织在2015年6月8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1%。世界银行在2015年6月10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2.8%。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疲软及各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世界工业发展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据联合国工发组织发布的《全球制造业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以来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产出环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中国、韩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增速也在不断下滑。2015年1~5月,全球制造业PMI值一直处于50以上,连续5个月实现温和扩张,但扩张幅度明显收窄,显示全球制造业复苏动能依然不足。 发达国家工业复苏势弱 新兴国家工业增长乏力 2015年上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工业复苏势头较弱。受美元走强和能源行业减支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工业生产略显疲弱,4月工业生产下降0.5%,5月下滑0.2%。 与此同时,反映美国制造业状况最为领先的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6月骤跌至-1.98。在国际油价大跌、利率降低及欧元贬值的影响下,2015年5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值达到52.2,且已连续23个月处于这一区间,显示欧元区制造业正在筑底等待反弹。受国内外需求下降影响,日本制造业复苏势头较弱。二季度日本大企业信心指数(BSI)为-1.2,为近一年来首现负值。 新兴经济体工业整体表现低迷,增长动能不足。金砖国家中仅印度制造业处于扩张中,其他国家工业增速不断下滑。其中,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6.1%。 全球融资环境不断改善 跨国企业迎来并购热潮 受全球融资成本降低、强劲的股市及各国央行持续刺激经济等利好因素影响,全球正掀起一股企业并购潮。2015年1~4月,全球已有29例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同比增长60%;中等规模(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交易数量达到228例,同比增长25%。 分行业看,消费品、通讯及能源行业并购交易占总交易量的45%,金融行业并购交易约占总交易量的33%。其中,在消费品行业,美国番茄酱生产商Heiz收购食品公司Kraft,交易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在通讯领域,美国有线电视公司ScrippsNetworksInterac鄄tive有意以全股票报价收购波兰广播公司TVN。很多跨国公司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并购来增强其赢利能力。 全球贸易量持续下降 新兴经济体贸易增速放缓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企业信心不振、美元升值和油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下,201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持续下降,贸易形势异常严峻。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发布的世界商品贸易监督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球贸易量整体下降0.8%,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经合组织发布的国际贸易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七国集团及金砖六国商品贸易总额均大幅下降,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较上季度下降7.1%和9.5%。 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全球贸易增长引擎的新兴经济体贸易下滑速度剧烈。一季度,印度贸易总额下跌20%,创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进口额下跌14.3%,出口额下跌2.7%;俄罗斯贸易总额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B 存在问题 增长乏力需求疲软 全球贸易形势不利于工业复苏 大宗商品价格拖累相关出口国工业发展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产量盈余导致的需求疲软影响,2015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小幅下跌。其中,受到全球工业需求放缓影响,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相联系的原材料价格进入下降通道。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使得相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经济复苏受到严重冲击,工业生产的动力明显不足。受到铁矿石价格持续暴跌的影响,澳大利亚经济增长放缓。由于石油、铜、铁矿石、大豆等在内的主要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高速期已经结束。由石油价格大跌带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得非洲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减缓,工业生产陷入低迷状态。 美国加息预期冲击新兴经济体工业发展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稳步复苏,加息是美国抑制未来通胀的必然之举。美国加息后将导致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撤离,势必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冲击,造成这些国家工业增长所需的资金财力下降,融资成本上升。 同时,美元进一步走强势必打压不断下跌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严重冲击依赖大宗能源、资源商品出口的资源主导型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出口。加之新兴经济体自身的资本市场十分脆弱,美联储升息所产生的连锁冲击,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抑制这些国家的工业品投资,从而拖累工业发展。 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竞争性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等因素影响,全球性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经济滑向难以消除的通缩和长期的低收益率。重点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成为当前世界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全球钢铁产能持续扩大,精对苯二甲酸(PTA)市场近期也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困境。全球产能过剩呈现出行业广、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并有从钢铁、汽车、船舶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行业扩充的趋势。产能过剩导致企业赢利能力大幅下滑,对外投资意愿降低,制约全球工业投资增长。 全球贸易形势严峻不利于工业复苏进程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人均工资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进口需求疲软。而受外需不足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上半年不仅是大宗商品出口国贸易出口增速放缓,制成品出口国的贸易出口形势也十分严峻。此外,乌克兰危机和也门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升级及汇率的强烈波动也使得贸易前景更为错综复杂。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将放大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动摇企业对投资前景的信心,尤其不利于工业企业投资,阻碍世界工业的复苏进程。 C 趋势展望 美日欧制造业有望持续复苏 中国工业增速或将提升 世界工业将小幅上涨 全球制造业逐步回升 世界银行近期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3.0%下调为2.8%。并表示,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新兴经济体、汇率及全球资本流动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下半年世界工业生产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供给方面,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美元升值和新兴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世界工业产能扩张动能不足,部分新兴国家工业生产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在需求方面,随着外需市场逐渐回暖和欧洲央行货币宽松政策预期强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有所提升,但是新兴市场总体仍处收缩状态,全球市场形势谨慎乐观。 从整体上看,世界工业生产将保持微弱复苏态势,但是扩张幅度有限,预计下半年世界工业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全球制造业PMI值将维持在荣枯分水线上,步入逐步回升的通道。 发达国家分化趋势减缓 新兴经济体工业增速进一步放缓 进入2015年,美国制造业持续复苏,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及需求的上升,预计下半年美国工业将持续扩张。受德法主要成员国制造业增长不足的影响,欧元区工业复苏略显疲态。但随着欧洲央行实施的量化宽松计划正在生效,将有助于推动欧盟工业处于持续复苏的态势,预计下半年欧盟总体工业生产将保持微弱复苏态势。受国内需求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日本工业生产有所好转,预计日本下半工业生产将实现缓慢复苏。 中国政府开始采取刺激措施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制造2025》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预计下半年中国工业增速将有所提升。而以巴西、南非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其他新兴经济体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地缘政治的冲击,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总的来说,美日欧发达国家制造业有望实现持续复苏,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放缓趋势明显。 工业绿色转型加快 先进制造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美国加快推动清洁能源计划,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调整之后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而随着中国节能低碳发展方案的实施,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力度,预计下半年全球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将持续加快。 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发达国家正在凭借技术优势试图维持在先进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美国实施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大力推动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代表的工业4.0战略,日本将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及3D打印技术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也加强了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预计下半年全球先进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 贸易规则重塑进程加快 2015年以来,发达国家工业实现微弱复苏,工业增长动力不足,导致全球需求市场疲弱。受美元升值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外需不足,贸易增速下滑严重,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新兴国家出口增速仍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此外,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发对全球贸易造成了明显负面影响,预计2015年下半年全球贸易形势依然严峻,总体将保持微弱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各国加快推动区域自贸区建设,随着TPP、RCEP、FTAAP、TTIP等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的不断推进,预计下半年全球贸易规则重塑进程将不断加快。 D 政策建议 加快实施各项国家战略 四建议推动我国工业发展 拓展大宗商品来源渠道 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 一是积极拓展资源性大宗商品来源渠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确保我国工业发展所需重点资源类大宗商品供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是兼并重组国内资源性企业,提高企业集中度,避免内耗。 三是以市场为主导,在实行有效监管条件下,借助自贸区建设,建立由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组成的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议价能力。 夯实工业关键基础能力 推动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以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技术基础为目标,支持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二是加强产品示范应用,组织研发、制造、检测、应用示范整体推进,推动建立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体系。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的实施,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量转变,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互联网+”战略 推进电子商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逐步实现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服务等环节企业间的协同,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加快工业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研发设计、数据、营销、客户、市场、服务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附加值。 三是扩大电子商务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支持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络,鼓励引导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加快自贸区建设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一是主动对接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自由贸易区工业开放发展需求,利用自贸区投资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模式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支持成立各种商会或行业协会,对企业在海外投资进行法律、税务等方面的服务和监管。 三是围绕实施“一带一路”的总体战略,加强与中亚、东盟、印度、巴基斯坦、海湾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走出去。 (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供稿 ) ●过去10多年,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市场国家显露出强劲的“免疫力”,不仅使全球经济避免了出现大规模衰退,而且帮助发达国家能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度过一段“最痛苦的时期”。其动力,相当程度上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 (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