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是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安装发电机组,即将投产。此前,省内两家企业竞标该电站的钢板和变压器,尽管其产品都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通过新技术新产品认定,但因没在水电站用过而未能如愿。
电站不用地产设备,是因为“不敢用”,不愿当“小白鼠”,类似现象并非个案。给用户增信心、为企业拓市场,今年江苏启动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试点,全省已为价值总额1亿元的装备产品承保,赔付限额最高可达产品交易额。
招标看“出身”,供需各有苦衷
首台套重大装备,尽管未取得市场业绩,但品种、规格或技术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与成熟产品竞争,首台套设备没有优势。”省经信委副主任秦雁分析说,用户顾虑多,担心设计制造达不到要求,影响正常生产。不少招投标也存在对首台套设备歧视性条款。
设备招标看“出身”并非工程建设领域独有,医疗行业也很典型。CT、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等高端器械,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医院和三四线城市的中型医院,大多被通用、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巨头垄断。
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公司的心脏导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进了德国医疗保险,在家门口却遇到难事。“很多大医院在采购招标书上明确表明不买国产器械。”公司副总经理邱钢坦言,长期以来,国产器械质量参差不齐带来不理想的使用体验,医院信任度不高。这几年,部分国产高端器械质量达到国际水准,但先入为主的观念仍挥之不去。
用不用国产设备,企业也很纠结。走在吴江京奕集团,现代化的涡流纺车间传出整齐悦耳的纺线声,每台设备配有智能机器人,它们能干很多活:搬运、接线、故障诊断、包装……可惜,这些智能化装备全是“洋品牌”。“国产同类设备也有,确实便宜些,但性能不清楚。”集团副总经理陈徐荣有点无奈,“不愿冒风险”。
最近5年多来,江苏认定了507件首台套重大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绝大多数填补国内空白,代表了我省装备产业的最高水平。据省经信委调查显示,超过六成首台套装备都遇到了销售“瓶颈”,企业很苦恼。
政府补保费,分散用国货风险
“不敢买不愿买”,挫伤企业研制首台套的积极性,制约国产装备制造业发展。首台套保险采取生产方投保、购买方受益的方式,打破传统的“谁投保谁受益”模式,政府补贴保费,以市场化方式分散用户风险。这是继农业保险之后,财政首次对工业领域实行保费补贴。
“首台套保险包括产品责任险和产品质量保证险,前者保障因质量缺陷造成用户财产损失或发生人身伤亡风险,后者保障因质量缺陷导致用户需要修理、更换或退货的风险。”中国人保江苏省分公司成为我省首台套保险试点的承保单位,公司责任险部总经理李斌介绍,此前两个险种都存在,均由生产企业投保,但质量保证险赔付风险较大,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承保。首台套保险试点启动后,两个险种打包承保。
首台套保险费率为2%—3%,一台价值4000万元的国产盾构机,一年保费100余万元,相当于1/4的利润,生产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为此,首台套保险启动补贴政策,年度保费的80%由财政补助、企业承担20%。补助采取前置补助,企业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比例缴纳保费,不占用流动资金。
“首台套重大装备包括省内企业首家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制造,保费补贴正在销售的产品。”省经信委科技与质量处处长李裕桃介绍,省里每年会认定一批首台套重大装备,入围产品才享受保费补贴,重大成套设备补贴前3台套,补贴年限至用户验收合格,最长3年;单台套设备补贴数量100台套以内,补贴年限不超过3年。首批享受新政的首台套装备256个,均为近3年认定。
试点得到各地响应,在盐城,经信、财政、保险等部门深入企业150多次,促成多项投保协议。江佳机械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梳齿指接生产线产品性能比肩德国同类产品,售价便宜2/3,与人保盐城分公司合作,单台设备年保费2.4万元,企业自付0.48万元。
首购首用,创新打赢“洋品牌”
借力首台套保险这个“起跑器”,越来越多的“江苏造”设备进入市场。
在建湖县,艾雷奥特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AT系列通用飞机享受到保险补贴。“首台套保险打消了用户顾虑,已售、在手订单超过100架。”艾雷奥特董事长马海兵说。
“新技术新产品要在应用中不断提升。”秦雁分析说,自主创新都要经历引进消化到自主发展的过程,日本模式就是“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我国高铁、核电装备也如此。除了首台套保险补贴,我省还出台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政策,即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使用,财政给予风险补偿。
这方面,江苏已有成功案例。2011年,徐工集团和苏豪控股瞄准快速增长的地铁工程,启动江苏首个自主品牌盾构机项目,目前已交付和在手订单超过30台。短短5年间,江苏培育出一个新产业。
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延奇坦言,得益于“首台首购”政策支持,下线的首台盾构机用在苏州地铁2号线。“双方密切合作,边应用边攻关,产品性能稳步提升。”苏延浩介绍,凯宫重工已实现“自主设计、全球采购、集成创新”,还中标了南京、徐州、武汉、兰州的地铁项目。
“能否实现‘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提出的十年建成制造强省的目标,成败就在装备制造业。”李裕桃介绍,行动纲要确定15个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工程和农业机械等,每年会认定一批首台套,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方式给予扶持。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江苏试点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 -
南京10:37 20.10.2015 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