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灌溉“竞赛之花”

06.02.2015  11:07

 

  实验室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调试现场。

  行进江苏分享精彩7

  高年级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内部教学。

  江南时报记者 周瑾

  

  在常熟理工学院力行楼的顶层,有一方蔚蓝色的天地,这里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乍看起来并不显眼,然而,它却是众多学子心目中科技创新的“圣地”。

  这座实验室之所以被称为“圣地”,是因为这里总是涌现出许多“竞赛之花”。仅2014年,物电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省级以上电子专业性学科竞赛项目11项,获奖项47项,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或特等奖4项(含冠军2项),二等奖6项,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9项(冠军和亚军各1项),二等奖14项。

  为什么物电学院的学子这么牛?这得从该学院创新实验室的“创新”二字说起。江南时报记者周瑾通讯员徐健陈露

  创新受重视实验室面积翻了三倍

  能舞动着大钳子运送木块的“搬运者”,能穿梭在木格子房间中寻找火源的“灭火员”……这些聪明可爱的智能机器人都是创新实验室里的杰出作品。

  2009年,常熟理工物电学院面向全院学生筹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对有志于电子设计和喜欢动手的学生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可以全面锻炼学科应用能力的优秀平台。

  当江南时报记者走进力行楼,电梯门打开时, “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七个蓝色大字立刻跳入眼帘,映衬着天蓝色的地坪,让人感受到年轻的朝气。在外廊的展柜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的作品、智能车赛场上驰骋过的飞车、ROBOCUP冠军的奖杯、江苏省教育成果二等奖的奖状都在射灯的点缀下熠熠生辉。

  创新实验室现设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顶楼,足足一层。据师生介绍,以前实验室在一楼,只有90平米大小,随着创新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建设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创新实验室面积翻了两三倍,而且装修一新,环境和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推开门去,顶头一间实验室就有180平米,铺置着机器人比赛的大场地,调试的同学则四周环坐,邻间是集中学习区,井然有序,另一间100多平米的实验室专门铺设着飞思卡尔智能车竞速跑道,也是最令人激动的赛场。走进实验室,这里正是一片安静而忙碌的景象,看资料、焊电路、试小车……赛场角落里,静静躺着几叠被褥,让人联想到晚间学生们累极了席地而睡的场景。

  创新人才培养让老师指导学生做主

  五年前实验室刚成立时规模还小,每一个竞赛项目的申报、赛程安排、培训、队员调配、课题指导等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参赛学生不断变换,项目特点也各有不同,有时还会出现学生临时退出等突发状况,好在学校和学院都大力支持,大部分学生热情也很高,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这个实验室朝着好的方向一路前行。”作为创新实验室成长的“见证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徐健老师讲述了起步时的种种状况。

  “慢慢地,我们也努力改变着一些培养方式,首先让感兴趣的同学尽量提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加强了新老生之间的交流和技术帮传,以老带新,帮助新成员更好更快地成长,另外在一些重要的比赛上,会协调安排更多的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指导。所以现在实验室的竞赛安排、竞赛训练已能保持良好的循环。”徐健老师说道。

  “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我们所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潘启勇这样说道。

  “自主学习就是创新的源泉。”实验室的陆竞赛同学一直这样认为。他告诉记者,他大一就加入了创新实验室,算是实验室的老成员了,即使夜深人静,实验室里依旧会活跃着正在调试小车或对着笔记本学习的身影。不少成员甚至直接将创新实验室当成了“第二宿舍”,除上课之外,常驻于此。

  “我们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给自己定下短期或长期的学习目标,因为仅靠书本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根据比赛或者项目需求,主动地学习电路设计、软件编程、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等知识。可以去图书馆借书,网上查资料,论坛交流,也要不断和老师交换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小陆的一番话道出了创新实验室同学普遍的做法。

  每一次竞赛就是一次“炼心”过程

  而提到赛前备战的经历,创新实验室的成员们都称那是一段极度“炼心”的过程。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的杨楚、赵雅丛、颜川三人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从暑假就开始为竞赛做准备。

  “除了上课,课余时间几乎只能与各种专业书籍、各种元器件相伴,在不断努力和知识积累中,获得能力突破。回头看很艰辛,但也是值得享受的过程。”杨楚说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四天三夜的封闭式比赛,为了节约时间,选手们都放弃了睡眠,实在熬不住了,他们就会互相鼓励,用讲笑话的方式赶走疲劳。比赛时间有限,难度却极大,很多时候往往一个微小的误差就会导致整个设计无法进行。期间,还需不断调整设计理念,不断地分析、调试、改进。这样的事情,几乎在所有实验室成员每次备战比赛时都会上演。

  徐健老师一直和实验室成员们站在同一战线。已经毕业的吴伟同学说:“老师经常看着我们一步一步调试电路,遇到问题,他总是和我们一起思考,给我们一些思路让我们尝试解决,教我们怎样排除干扰和不确定因素,寻找问题的根源。

  除了上课,他天天与学生们待在实验室,而每到竞赛来临,都要到深更半夜才回去。”“如果说实验室里谁最努力?我想,与徐老师相比,我们都自愧不如。”赵雅丛同学也说道。徐老师对教学和科研的这种执着精神,深深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实验室成员,让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攀登。

  人才培养机制激活创新源泉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电子设计竞赛上屡创佳绩。2013年,常熟理工学院首次在最权威的电子类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收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2014年又获得ROBOCUP机器人公开赛寻宝组冠军,蝉联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好成绩……

  校内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让物电学院的人才培养彰显活力。“研华杯”校内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光伏设计大赛,电子焊接和装配大赛等每年都能吸引大批学生参与,很好地扩大了学科竞赛的覆盖面和竞赛基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重要科技活动。

  为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项目,该院还出台了《成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心的通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中心奖励实施细则》,通过采取学分置换、综合测评加法、优先“推优”等一系列措施,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全面推动“333”创新实践体系的有效实施。

  面对创新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徐健老师笑道:“希望对创新项目有兴趣、聪明的学生积极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因材而教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记者感言

  让学生的思想再奔跑一会儿

  在来到常熟理工学院之前,记者其实也是带着很多疑惑的。为什么一个学校的一个学院能获得这么多的电子竞赛奖项?是什么让创新实验室保持如此强劲的活力?物电学院副院长潘启勇给出了一个答案:“完善的教学制度、良好的科研条件、浓厚的学术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学校不断完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机制,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记者亲自参观了它们的创新实验室,和师生们面对面交流之后,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个学生之所以那么醉心于钻研学习,都得益于学校、学院和实验室老师给他们提供了完全自由的发挥空间和宽松的研究环境。他们在实验室里吃的是辛苦,换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一种思想的奔跑。

  满腔热血诚可贵,创新机制价更高。在可持续创新机制下,这个实验室里一定还会浇灌出更多的“竞赛之花”。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