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迸发创新智慧 江苏召开院士座谈会
群星璀璨、群贤毕至。8月28日下午,省委、省政府邀请48位来自省内外两院院士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几个小时的座谈会不设主题,院士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他们以战略的思维、前瞻的视角、世界的眼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汇智聚力。
创新决胜未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2012年,我们在无锡建立研究院,就是想让高校里最有优势的科研成果,在市场上发挥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说,江苏的工业基础好,在国内高端制造领域能起到引领作用,和华中科技大学“一拍即合”。“当前,尤其需要一个大的载体来切入国家发展战略,将江苏的高端制造优势发挥出来。要汇聚各方资源,在全国率先亮出高端制造品牌,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一批最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当中去。”
对于高端制造的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也感同身受。“未来30年,中国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将有巨大潜力和空间。”黄庆学说,目前,我们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高端人才严重短缺等。“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就有创新的机会,产业就有发展的机会。能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最为关键。装备制造业不仅仅要关注制造问题,还必须能自己设计。自己设计了,产业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锚定最前沿科技,抢占最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邹志刚2003年回国后,一直带领团队在太阳能催化制氢、还原二氧化碳等领域进行科研工作。“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与产业和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燃料电池整车集成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邹志刚说,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谁抢先占有核心技术,谁将占有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建议率先创建国际领先的‘氢谷’,也就是氢能源产业创新基地,将发展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力争在氢能源高科技产业上领跑。”
“我的专业属于兵工行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性的专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全行业是有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技术逐步滞后,存在安全、耗能、污染、设备工艺陈旧,尤其是科技落后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认为,破解军民二次元分割和封闭,将使军民科技共性提升和受益,对国民经济、国防至关重要。“江苏有多家军工集团,有相当数量的军用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在江苏的各个产业都有所体现,如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材料化工等。江苏应该加快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工作的步伐,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找准产业发展和军工科技间的结合点,高效益深度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大提升。”
凝心聚力,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路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企业活力足,但目前产业创新成效和部分省份却有差距。如何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成为院士们热议的焦点。
“天文观测在高技术方面的不懈追求,将带动整个电磁波谱波段的探测技术、研制技术和工艺发展,引领我国大口径光学工程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自主掌握大型光学先进制造、高精度光学检测及光机集成、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技术等研究领域的尖端科技,并可应用于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重大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崔向群说,要重视江苏的科教资源,充分发挥江苏在全国的优势学科和人才的作用,建立国家科创中心,打造多个在科研上瞄准国家需求和世界水平,在教育上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在企业生产中是创新高技术产品,形成资源和成果共享的高层次平台。
“我们深切体会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将工业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必要条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需要充分发挥大学与企业这两个核心要素的作用。“发现”是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环节,大学要努力提出新科学理论、探索新技术方法;而“发展”是企业在创新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从有到好”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善于完善新技术体系、完成新产品生产。大学科技研究中的“发现”环节与企业科技转化中的“发展”环节紧密相扣,构成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不同主体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超高压继电保护被国外厂家垄断,随着以南瑞继保为代表的国内电力自动化企业快速崛起,形成完全自主的完整技术理论体系,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大幅提升,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继保董事长沈国荣说,现在不少企业都建立内部研发机构,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企业研发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企业最直接地面对市场需求和实践需要,科研和产业化的结合最紧密,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动力和更高的成果转化效率。好的创新成果,不应仅有理念,更要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过程,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服务优质的产品,更好地满足现场应用需求和运行规律。”
拉长短板,“高原”之上攀“高峰”
当前,我省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全国创新大局、世界创新大潮和经济转型升级大势几个维度审视,在科技创新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诸多短板。
“科技创新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要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广基谈到国家最新出台的加快境外药品审批政策。“新的医药审批政策,势必会加快国外新药的进口,也会对国内新药研发带来挑战。”王广基说,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江苏相关产业创新力较强,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南京、苏州、泰州等地都建有生物医药园区,但同质化竞争严重,各自发展方向不够明晰。下一阶段,省里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医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细化医药园区建设,以高水平、有特色的医药园区,支撑江苏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发展。”
“如果新药研发出来,没有一流的医院将其临床转化,可能永远就停留在专业证书和新药证书层面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刘志红说,没有很好的临床转化,新药创新很难发挥作用,而目前三批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仅占一家,江苏的临床医学重大疾病创新能力与经济文化水平、科技教育资源相比并不相符。“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有利于发挥医院和研究所创新主体作用,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应进一步加强江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在全链条中把临床医疗机构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让它来承接基础转化,完成对一些医疗器械、药品的评估和指南制定。”
江苏人工智能产业正蓬勃发展,但人才培养的瓶颈也不容忽视。“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分布非常不平衡。中国最顶尖企业的人工智能人才毫不逊色国外,但高校这方面人才培养数量、模式比较落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说,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依靠过去30年所累积的发现和技术。而未来5年,下一波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一定会产生,这种突破并非现有的应用技术稍加改造,而一定是在一流大学产生。江苏人工智能产业要保持竞争性,高校必须强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杨频萍 王梦然 王 拓)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