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走在创新前列者胜——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系列评论(三)
龙虎网讯 日前,有权威媒体以《创新:13亿中国人开启梦想的“金钥匙”》为题,对“习近平经济工作论述”作了详细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深思熟虑,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形成了具有重大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经济工作系列论述。在“习近平经济工作论述”中,创新堪称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不能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只有更多创新驱动,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梦想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总结来说,就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惟有走在创新前列者方能取得胜利!
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在中国已经蔚然成风。在猴年春晚的舞台上,540个智能机器人大秀舞技,29架无人机精彩亮相,“广东智造”赚足眼球;去年11月,首架国产大客机C919如约而来,刚刚下线就获得500多架订单,体现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创新体系已实现与全球竞争力对标;产品未上线就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上线两个月又获得1亿元的融资,杭州梦想小镇里创业不到一年的“空格”APP公司正创造成长奇迹……创新驱动催动新生活力,创新成效成果则为走在创新之前者胜作了生动注释。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说:“江苏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力量雄厚,是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前不久,国务院批准设立了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用好这些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习近平还指出,科技要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要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要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要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要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举重若轻”。这些讲话明确了创新驱动方向,为江苏努力走在创新前列带来了无穷动力。
今年2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报道《2016观察中国:高层智库对话省部长》,首期节目就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对话。王一鸣问:如果说江苏经济转型可以作为全国的样板,那么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呢?罗志军回答:我们最大的动力和绝招是创新。
确实,江苏堪称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省份之一。去年,江苏48个通用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科教实力非同寻常。在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创新驱动就是制胜法宝。
这些年,江苏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组织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推进各个领域全面创新,创新驱动已成为江苏转型发展的鲜明特征。面对未来发展,江苏也已作出部署: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最大法宝,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驱动成最强劲动力,江苏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新常态充满了辩证性。从世界层面看,经济缓慢复苏态势在延续;从国内层面看,经济正在由高速度向中高速度增长过渡;从江苏情况看,公共建设投资和产业投资增长呈现稳中趋缓态势。不过,这个过程中既有“缓慢而痛苦”,也有“加速和希望”,即加速转型升级,靠创新驱动赢得先机和未来。多些“新常态思维”,看到危中之机,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勇于担当、干到实处,充分释放创新驱动爆发力,我们定能在化挑战为机遇中变“新常态”为“新风景”。
来源: 荔枝网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