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盐城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江苏网1月5日讯 2015年11月下旬,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最后一项赛事在苏州落下帷幕。在这次电子信息收官战上,盐城斩获团队第三名和最佳人气团队奖各1个,优秀团队和优秀企业3个。至此,在2015年国赛中,盐城市获得第三名1个,最具人气奖2个,12个项目获得优秀企业和优秀团队奖,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在亭湖新区“久久创客空间”,盐城工学院几位大学生正探讨创建全国在校大学生网上服务平台。该空间是亭湖新区建设的第一家众创形式的服务平台。本报记者王金成摄
上月28日,来自全国的56个大学生创业精英团队和选手聚首盐城,参加“中国盐城2015大学生创业创意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生态e农场”项目荣获一等奖,另有4个创业项目分获二等奖、三等奖;盐城工学院除了韩朝凯等学生获得盐城赛区一等奖外,杨石磊等同学还获得“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称号及10万元专项创业资助。
上月30日,市“2015创业之星”大赛总决赛在盐城技师学院举行。与往年相比,2015年“创业之星”大赛的奖补实惠多、参赛激情高。前10名选手将由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年度十大“创业之星”,并进行重奖。进入全市前60名、前20名、前5名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金融支持、300万元“创业贷”支持、风投创投投资合作支持。
……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三期叠加”的增长阵痛,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2015年4月,我市265家企业领到第一批科技创新券,共计939.12万元。 (下转A7版)
科技创新券是我市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而设计发行的一种补助凭证,用于本市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购买科技咨询服务、分析测试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等,由政府向企业发放。企业用创新券购买了科研服务后,可持券到财政部门兑现。
“有了这笔创新券,我们就有了更多的配套资金投入科技研发。”江苏灵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庄成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到财政部门兑现了5万元创新券后,立刻把钱投入到新产品“灵狐卡罗拉发动机虚拟互动拆装实训软件V1.0”的研发中。目前,该软件不仅荣获“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并且在江苏、安徽、河南、青海等地数十家中职、高职院校广泛使用。截至上月底,该软件更是新增营业收入1200万元、税收75万元。
近日,我市卡洛泽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两件工业设计作品:“口袋城市——模块化风情背包”、“望乡——城市主题纪念创意花盆”从全国1566家企业的602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15中国设计红星奖”。目前,卡洛泽运营的“摩度众创空间”已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孵化出原创品牌产品37个。
“众创空间”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去年,我市在众创空间拓展中,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基础和核心,向前延伸建立众创空间、创业苗圃。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有省级备案众创空间13家、众创集聚区3个,吸引线上、线下创客或初创企业600多个。
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去年6月份,我市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培育骨干企业,实施重点项目,全面提升盐城工业智能化水平。
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我市不少企业纷纷“试水”智能制造,如金龙达公司开发的遥控防盗平板船闸,利用卫星遥控阀门启闭,填补国内空白;恒舜公司研发的智能编织机,拥有40多项专利,列为国家纺工协会重点推介新产品;昱博公司智能真空搬运机械手,国内首创压缩气体驱动,不用电,用气就可轻松搬运钢板等物品……
为了使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重点用户、服务单位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创新驱动力更强,上月23日,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成立。这将有力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而且对我市经济结构调高调轻调新调绿、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顺应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大势,去年8月4日,我市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创新“十大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汽车全产业链、海洋经济等产业创新“十大工程”为重要抓手,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标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截至去年11月底,十大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135.8亿元,同比增长12.8%。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为我市创新转型的又一新引擎。近年来,位于盐都区的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抢抓宠物用品新兴产业机遇,开发出30多个系列500多个规格的产品。搭上互联网,产品漂洋过海。企业90%以上产品畅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江苏绿之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鸡粪种植有机水稻,并注册了“绿智岛”大米品牌。有机大米在本土电商平台“盐渎商城”销售红火,超出了绿之岛总经理夏吉萍的想象,“1个包装10斤有机大米,网上卖到60块。”她表示,农场将整合周边土地,扩大规模,实现有机大米产业化生产。
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去年4月份,我市出台了“含金量”颇高的《“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投入40亿元,争取每年引进大学生5万人、专门人才1万人、领军人才500人,推动盐城从“打工经济”转向“创业经济”、迈向“人才经济”。其所包含的28项优惠政策,无论是大学生的生活补贴、专门人才的聘用优惠,还是领军人才的项目资助,横向上与周边同类地区相比都具有领先水平,纵向上与历史同期相比也是力度空前。而以三星、四星、五星“人才绿卡”连接起来的政策链条也正在让“要人才来盐城”变为“人才要来盐城”。
“虽然刚来盐城,但我非常看好这个可以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上月,硕士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的孔亮在大丰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落户,注册成立了盐城鸿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全裸眼虚拟现实显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服务。“希望我的全裸眼虚拟现实机在盐城能尽快产业化。”
“盐城人的包容与接纳是我最看中的地方,这个城市无不展现着对人才的重视,我愿意为这个城市的科技进步助力。”放弃了在美国享有的优厚待遇和优越条件,目前担任建湖国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的罗年柱博士告诉记者,由他在国瑞主持研发的负载敏感电液比例阀,不仅填补了国内顶尖技术空白,还先后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
随着“515”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非盐城籍的“新盐城人”来盐就业创业步伐越来越快。至2015年10月底,我市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42263人,其中引进市外大学毕业生10268人,引进非盐城籍硕士、博士分别达326人、21人,新增外国专家40人。
创新创业,盐城正迎来黄金时代。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