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仍是“流行语” 在宁创业有期待
新华报业网讯 正在进行的南京市两会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成为会场“热词”。排在首位的“创新发展”,自然赢得了最多关注。如何保证理念“落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有着各自的见解。
在宁创业者期待拥有“小确幸”
参加两会前,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蒯建华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对南京11家创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虽然创业维艰,但是很多创业者坦言,如果所在创业园区的配套能够更加完善,他们将在辛苦的创业路上,感受到更多幸福。
在南京市两会上,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明确表示,要更大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让南京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搭建平台很重要。”蒯建华说,南京很多创业园区都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不便,配套薄弱,导致很多创业者不得不舍弃园区低租金等优惠政策,在市区花费高额租金租用办公地点。
蒯建华的调研小组还了解到,浙江省金华市将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原政府办公用房置换,建成了“浙中信息产业园”,吸引了大批科创企业入驻,入驻率接近100%,和南京很多创业园区大量空置的现象形成明显反差。因此,蒯建华建议,南京应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要,在市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附近建设“小而精”“专而美”的创业社区,就近消化创业者的办公需求,让他们真正拥有“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大学生创业期待不再“钱紧”
根据“创业南京”人才计划,“十三五”期间,拥有众多高校资源的南京市将引领2万名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因此,大学生创业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成为南京市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南京市政协委员唐玉宏提出,可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专项扶持基金和银行信贷资金相互补充的创业资助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保证。同时,还应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降低行政收费,提供税收返还等激励扶持政策。
“创业新政”还未出台,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刷着他的信用卡紧张地过着“年关”。在紫金科创特别社区,姜益林非常忙碌,这个南工大的硕士生在2012年创办了南京普照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品和工业用油的研发销售。
“资金一直是燃眉之急。”据姜益林介绍,虽然接触过几家风投,但对方条件比较苛刻,他也曾申请过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但流程麻烦且贷款额度太低。“无奈之下,我陆续办了几十张信用卡,总额度累计达40多万元。”姜益林说。
好在变化正在发生。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小燕告诉记者,唐玉宏委员提出的建议其实已经在逐步推进了。今年,南京市将深入落实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其中就包括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标准从最高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全额贴息范围从微利项目扩大到所有大学生创业项目。
创新也期待合理监管
在南京市两会上,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政策持续发力,还是创新载体建设,以及重大创新项目落地,过去的一年,南京市都可谓收获满满。数据显示,2015年,南京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市众创空间累计达到近百家,与之匹配的是科技创业投资增长了15%。
然而,创新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任凭野马无缰地奔跑。记者在南京市两会现场发现,作为模式创新的代表,“滴滴打车”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在线打车软件按照‘互联网+’的思维,遵守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有着利好的一面。但是政府要加以监管和引导,制定与之匹配的相关法规,监管相关平台数据,并让这些公司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南京市政协委员余文莉认为,打车软件在未取得出租汽车行业行政许可的情况下,缺乏政府监管,其运营模式也存在权利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平台、司机、车辆所有人都将面临难题。
当然,监管并不意味着“一阵风”查处,将新兴业态扼杀在摇篮中。南京市人大代表胡乐涛认为,在这方面,南京市仍需在如何围绕企业创新实际需求上做更多探索,并建议政府做更多市场调研,在政策出台和实施上,理清楚市场和监管的关系,让所有创新政策有的放矢。
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澄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