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悟

10.05.2016  08:36

        我叫徐学军,是一名普通的粮食工作者,生于1981年,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从事粮食工作已整整17个年头了。1999年高中毕业之后,我就跟随父亲创办大米加工厂。办厂之初,我们只是在隔壁村,租了村里简陋的几间公房,就算开张了。我每天天不亮就到厂里开机生产,下午5点左右要和父亲把当天加工好的大米装上车,再送到各个经销点。等到大米卸完回家吃饭,往往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用老百姓的说话是“从鸡叫做到鬼叫”,365天基本天天如此。随着市场的发展,大米的需求量增大,原来的设备、产量、质量、库存都跟不上了。于是2002年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村里,租了地盖了新厂房,设备也从原来日加工量20T大米的机器换成了日加工量100T大米的机器。我的事业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一步步走上正轨。这一路的坎坷曲折虽然不堪回首,但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从中我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和经商之道。

        2013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2015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家庭。2014年通过丹阳市粮食局向社会公开招聘粮食经营管理人员这个机会,我进入了粮食系统工作,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了。一开始我先是在延陵粮管所担任副所长,在赵所长和其他老职工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管理和业务上的知识。2015年下半年,在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受命担任后巷粮油管理所长一职。从一名普通的粮食工作者到现在成为一名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尽全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信任。

        在当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潮中,创业是许多青年人的梦想。在这里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简单谈一谈我对创业成才途径的粗浅认识。

        一、脚踏实地是创业成才的坚实基础。理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对于年轻同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航标,前进的动力,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但年轻人往往好高骛远,容易沉迷于空洞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我创业之初,也幻想着一年创业、两年发展,三年要做成丹阳最大的大米加工企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经过17年的奋斗,我连“一般一般,丹阳第三”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但我仍会坚守当初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因为我现在清醒的认识到:创业没有捷径可以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才能成功;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不弃,理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二、勤于学习是创业成才的助力翅膀。加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首要任务。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本事的增长、能力的拓展,都离不开勤奋学习。不断注重学习的人,进步就比较大,成长也比较快。同时,爱学习的人,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岗位责任越来越重,就越注重学习,久而久之,学习与进步就形成了良性互动。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探索大米加工的生产、储藏、经营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才幸运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趋势,没有被狂风巨浪所打翻。现在我从一名社会粮食工作者成为一名国有粮食企业的负责人,更要扩大学习范围,更加注重学习国家粮食政策法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

        三、勇于实践是创业成才的必然途径。创业无捷径,实践铺坦途。无论理想多么美丽,不去实践就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在实践中要对自身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既不能好高骛远、骄傲自满,也不能消极怠慢,缺乏信心,面对困境时要把它当成磨练意志和毅力的条件。记得在2002年我想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投资近200万元,父亲一开始坚决不同意,家里其他人也都反对,怕风险大、回报慢,我耐心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分析市场行情,用信心和决心说服了父亲,以破釜沉舟的姿态负债扩建厂房、增加设备,才从此迈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

                                (丹阳市粮食局    陈军林    徐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