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艺人刘正坤曾经走上大学课堂的艺人
刘正坤,我市知名讲经艺人,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日,由他搜集整理的《玉婵女十二美》即将交付印刷,预计今年11月出版,成为我市“活宝卷”文库中的又一力作。
这几天,刘正坤奔波在古吴轩出版社靖江分社和印刷厂之间,为新书的出炉忙碌着。面对记者的采访,讲经已有30年的刘正坤流露出几分自豪,几分无奈。像他这样的草根艺人,在靖江有200多名,讲经是他们糊口的职业,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也自然落到他们的肩头。对此,刘正坤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
1983年,斜桥中学分校79届毕业生刘正坤因为一场高烧,在高考中没有考好,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家里贫困,没有能力让他再读书,他只能无奈地做了木匠。
做工休息的时候,刘正坤喜欢哼哼唱唱,旁边一个卖纸马的老人听了一会儿,建议他学讲经、做佛头。“这建议好!我从小就喜欢听讲经。那时候我10岁还不到,就能够在经堂里听一整夜,坐老佛头脚边听得津津有味,第二天还能记得八成内容。”就这样,他师从老艺人袁戈生,开始了佛头生涯。
学讲经,全凭师徒口授心传,没有文本,讲经堂就是课堂。没有多少文化的袁戈生也是这样学会讲经的。师傅讲的时候,刘正坤在一旁递毛巾,递水。半夜里,已经讲了五个小时的袁师傅一卷终了,吃宵夜,然后师徒二人抵足而睡,由另一个师傅接着讲下半夜的场。师傅酣然入睡,刘正坤却还支着耳朵听着。第二天,师徒三个拿到8块钱报酬,再赶往下一个经堂。路上,袁师傅考徒弟:“我昨夜讲的是哪部宝卷啊?宝卷中的皇帝是哪朝哪代的啊?”刘正坤赶紧将心里默记的答案告诉师傅,师傅满意地点头。逮到空闲,刘正坤赶紧将前晚学到的经文记录下来。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靖江人做会请佛头的多了起来。刘正坤回忆道:“最忙的时候,一个月里我们要赶28场会,经常要做到大年三十早上才歇。”每年中秋节后,一直到第二年的麦收季,都是佛头们最忙碌的时候。老百姓做会无外乎这几个原因,家中有人发财升迁、有人过生日、新房落成、生病祈福、祈愿高中等等之类。一般做会有一天一夜的,也有做一个白天的,林林总总花费几千元,通过做会、讲经,祈福、还愿,靖江普通人家依靠流传民间的说唱文本,完成了真善美的教化。
二
刘正坤渐渐在做会百姓中有了名气,因为在佛头这一行中,他的年龄偏小,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小佛头”。说起听众对自己的喜爱,“小佛头”很是自豪:“喜欢听讲经的人,那种喜欢程度是没话说。下雨,落雪,都要赶过来听。讲到精彩的地方,佛头脱了外套,越讲越来劲,听众张着嘴巴,瞪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佛头看,就像佛头嘴里会有东西掉下来似的。有些听众会跟着佛头讲的情节,产生情绪上的反应,跟着哭,跟着乐,跟着说:当真哦,当真就是这样的噢!那种情景真是无比热烈。”
老百姓就是试金石,讲得不生动的佛头是没有市场的。听众喜欢那些讲经讲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佛头。讲得好的佛头,听众就多,讲经堂里全是人,屋外面的空地上也坐满了人,刘正坤也用上了现代工具:麦克风,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讲经过程中,佛头还必须根据时间、场地等实际情况,即兴改编宝卷。有的宝卷,如果详细讲述,可以说一天一夜,可如果时间不允许,又不能让听众不知道结局,就只能挑出主情节,压缩整个故事,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一部经书或一个故事。刘正坤说,这也考验着佛头的知识、经验和临场发挥水平。佛头的讲经技巧有高有低,讲得平淡如水的佛头,逐渐在这一行中被淘汰了。
刘正坤初学讲经时,整个靖江只有30多名佛头,经过多年发展,也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扶持,现在的佛头已经达到200多名,刘正坤也有了11个徒弟。
2011年,刘正坤应邀到南京艺术学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的师生现场讲唱宝卷,他很感慨:靖江草根文化登上了大学的殿堂!
三
提到出书,刘正坤说:“我也想为靖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点贡献,为靖江宝卷出分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做会讲经的人家渐渐少了。漂亮的新农村集中居住区,人们舍不得在新居里点火烛,讲经堂大都放到了车库里。刘正坤眼见着自己的听众越来越年迈,鲜有年轻人愿意听讲经,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讲经和宝卷的式微。
2008年,靖江宝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刘正坤产生了将自己讲唱的80余部宝卷中的代表作品整理出版的想法。后来因为做会讲经忙,这事儿也就搁置了下来。2012年,老艺人王国良出版宝卷集《火龙王升天记》,深深触动了刘正坤。“王老先生85岁高龄,尚在为靖江宝卷传承保护做贡献,我作为靖江宝卷新一代的讲唱艺人,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应以实际行动,向老艺人学习,为靖江宝卷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我到新华书店买故事书,看上三遍,我就能记住内容。然后对故事进行改编,改为宝卷的讲唱模式,添入宝卷元素。”对于学历高中毕业的刘正坤来说,做这些事不难,宝卷中形容苦难的语句是怎么说的,形容凶狠又该怎么说,形容本领大的人、形容官员百姓书生小姐等等这些语句的大概模式,刘正坤都了然于胸。
他花了一年多时间,起早带晚地记录整理了一部《玉蝉女十二美》,其中包含他讲唱的代表性宝卷7部(圣卷2部,草卷5部),另外还有介绍靖江做会讲经及做会中的科仪等文章8篇。74万字,刘正坤一笔笔写出来,摞起来的稿格纸有半米高,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现在,他又在着手整理下一部宝卷了。
不仅仅改变宝卷,刘正坤也在思索创新讲经形式,吸引年轻人关注讲经。他听到有听众建议:将讲经改编为小品,便暗自琢磨,希望能创作出这一新的形式,让宝卷和讲经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