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反思:没有技术“绝对安全”
在史上最严重的科技浩劫——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0周年之际,核电安全再次成为热门议题。事实上,在这三十年间,围绕核安全的争议未曾休止过,尤其是5年前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日本宣布放弃核电计划,德国冻结了核电站,世界很多地方反核声浪也一浪高过一浪,而欧洲方面甚至在认真考虑“无核化”的可能性。
700万人受到辐射,被污染的土地达数亿公顷……毋庸置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作为人类灾难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留下的教训堪称惨重。再加上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另一起7级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很多人更是对核电站安全表示忧心。
但比起质疑核电技术与发展计划,我们更要做的,是在安全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并最大程度规避风险。
就现实而言,我们既无法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核能开发。无论是基于经济发展需要,还是解决当前全球性气候问题、实现减排目标,都决定了核能开发的意义。这也是近些年来,核电建设又开始复苏的原因所在。
像英国,目前正在推进到2025年新建16千兆瓦核电装机容量的计划,这足以满足英国约1/6的电力需求。
中国核电产业起步晚,其在全国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远低于美、法等核电大国。美国核电比例不到20%,韩日的比例都在30%以上,法国更是超70%。而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环境生态保护,也要求中国更大力地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因为众多能源技术中,能提供大规模、稳定电力生产的发电技术只有火电、核电和水电,但水电受地理因素影响太大,而损耗环境的火电又是当前中国要极力摆脱的。
问题的关键,不是“消灭”核电,而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核能。这其中重中之重,是人的因素。事实上,人的风险认知与危机意识,有时是那些高科技最重要的“启动装置”。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表明,技术设计不是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祸。
切尔诺贝利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核电站。但史料记载,当时相关RBMK型反应堆设计、建造和运营为了赶进度,很多必要的安全措施被省略,事故两年前起草的核安全法律,也在终端执行环节虚置,这为灾难埋下伏笔。事发后,核电站主任向上级瞒报;核电站附近的儿童次日照常上课,直到一天半后才撤离;整整18天后,民众才等来政府回应……应对失当,也让很多民众成了牺牲品。
无论是人为操作失误还是事后应对失当,都是“人”的因素。这也印证了,2015年德国电影《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表达的,设计上再安全的系统,都可能因人的因素而产生漏洞。在社会工程里,没有技术是“绝对安全”的,因为人是关键一环。
这不是说,因为发展需要,因为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就不发展核电。我们要追求安全,但不应怀着“绝对安全”的迷信去面对核电问题——这不仅是因其难以实现,还因为“绝对安全”的要求可能导致一些人应对问题时为了免责而刻意隐瞒,进而导致问题恶化。
就此看,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反思,应指向安全警钟长鸣,更好地从“人”着手把控核风险,消除人祸因素,如核反应堆设计、建造都须严格遵循安全标准,涉核公共信息透明,而非陷入“反技术”的退步观念中。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