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K12:出版业数字教育新机遇
编者按 数字教育的发展与互联网企业的强势进入,给传统教育产业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与改变。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强大网络资源、雄厚资本、灵活机制、优秀人才等优势,对传统企业也造成了极大压力。但是从整个2014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一向无往不利的互联网模式在数字教育尤其是K12(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领域却并未获得成功。“烧钱”的火爆场面过后,互联网教育公司宣布赢利的寥寥无几,宣布倒闭的却不绝于耳。而这,正是出版业进军K12数字教育的机会。
据艾瑞调查统计,2014年数字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并保持20%的增长。其中,K12数字教育比例不断扩大,达到10%左右。面对这一巨大的产业机遇,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进入,相继出现了百度的作业帮、淘宝同学、腾讯教育、YY100教育等。这些都表明,K12数字教育正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与投资的热点领域。
不过我们也看到,互联网企业在K12数字教育领域的探索并未成功。虽然获得了风险投资的热捧,但微薄的收入和疯狂的“烧钱”速度不能不让人怀疑其运营模式的合理性与企业存在的长久性。总体来看,在K12领域并未出现互联网的垄断性优势,出版社与互联网企业都还在探索中,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
为什么所向披靡的互联网模式会在K12数字教育领域受挫?主要源于K12的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也为传统出版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笔者认为,传统出版业或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掘金K12。
角度1
以精准化内容为核心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出版社的优势是内容生产。但我们也要看到,许多互联网平台都通过自发上传、版权购买等方式,积聚了大量内容,有的甚至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例如,百度文库、淘宝同学等,所以简单说出版社的内容优势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出版社内容优势体现在哪里?主要有3点:首先是核准性内容优势。K12的主体内容都是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的,典型的如教材、核心配套教辅等。出版社拥有大量此类内容,它们不仅质量好,而且带有强烈的垄断性。这是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是出版社的利器。所以,在产品设计中,要突出此类内容的份额。其次是精准性内容,也就是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学校而特别编写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针对性很强,需多年积累,也是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最后是熟练的内容研发体系。出版社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有多少存量内容,而是新内容的研发能力。这也是一般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所以,在策划数字教育产品时,必须发挥这3种内容优势,也就是以核准性内容为屏障,以精准化内容为主体,以创新性内容为亮点。
角度2
以技术合作为支撑
技术既是数字产品的黏合剂,也是催化剂,许多产品的优劣取决于技术支撑能力。但出版社的技术劣势并非像很多人所说的,表现为技术创新不够。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数字教育并不需要什么先进技术和最新发明,而是需要长期稳定的系统支撑与维护。现实中的许多所谓数字教育平台往往功能很多,花里胡哨,使用起来却常常死机,极不稳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数字教育的技术重点并不是创新,而是运营、维护与保障。
那么,出版社如何提升技术能力?建立自己的技术队伍可能会被当作首选,这也是必要的。但作为内容生产企业,并不会因为增加了几个技术人员就变成了技术公司,而且技术能力也需要长期积累。所以,在加强自身技术能力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合作,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当然,在合作中要善于利用内容优势掌控产品,取得主动权。
角度3
以具体产品为主导
对于数字教育,互联网企业更愿意推进平台与工具建设,这是基于其技术优势和内容劣势所做的合理选择。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则更应关注具体产品的研发。所谓具体产品,就是技术与内容高度融合、捆绑在一起,类似于一次性的瓶装水,关键是内容的精准化与不断更新。这样才有可能延续传统教育出版的赢利模式。
说到传统教育出版的赢利模式,表面看是卖内容,实质上却是在卖纸。因为很多教材、教辅并不是每年都改变内容,而每年学生都要买的原因,是我们把内容印在了容易损坏、不能重复使用的纸上。但数字教育不同,内容与平台是可以分开的,而平台也是完全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数字教育对传统出版业的最大冲击,不是仅仅消灭了新华书店的发行环节,而是颠覆了整个教育出版的赢利基础。因此,对于出版社来说,重新构建起内容与平台捆绑为一体的产品体系尤为重要,也就是要尽快建立起需要不断重复购买的数字时代的教育易耗品。
角度4
以地方教育平台建设为依托
做好具体产品,相当于出版了一本本好书,是出版社的主要工作。但要使这些产品顺利地进入各级教育组织,到达学生手里,还有赖于网络新华书店的建立。也就是说,要积极参与地方教育平台建设,谋求顺畅的教育内容发布与服务渠道。
对于综合性互联网平台,出版界早已丧失了机遇。但仍有机遇建立专业化、区域性的网络平台,教育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要积极介入地方教育部门“三通两平台”建设,以及电子书包等相关实验项目,增加地方教育内容资源发布能力。同时,要研发相关教育服务网站、学习网站,与现有的教材教辅服务相结合,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内容发布运营平台。地方教育平台的参与和控制,应该是教育出版社的“百年大计”。
角度5
以地面营销为渠道
K12的组织性、地域性特点决定了产品营销的主渠道是地面营销。而在这方面,出版系统一直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没必要邯郸学步,盲从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法。实际上,互联网企业也意识到K12的营销问题。在梯子网倒闭前的一个月,其负责人龚海燕还在召开全国性的代理商大会,加强地面营销力量。当前,很多新华书店也已积极推进数字产品营销,或者卖教学软件,或者卖数字教育装备,不少已达到几亿元的销售规模,这说明出版系统原有的营销方式同样适用于数字教育。
角度6
以服务转型为战略
数字化是一场革命,在冲击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出版社在K12数字教育中,除了提供数字化的教材教辅等内容服务外,更应拓展在线教育市场,扩大服务内容,谋求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要向高教、职教等领域拓展,扩大产业领域。这些领域的数字教育模式比较成熟,有很大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向在线教育发展,也就是拓展在线实时培训等服务,这将是数字教育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当然在多元化拓展中,资本合作是重要手段。如前所述,这两年是数字教育的投资狂热期,作为出版社也应高度关注,要善于利用资本杠杆,推进产业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不同于其他领域,在K12方面出版社与互联网企业总体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注重发掘内容、运营优势,加强技术合作,充分利用资本等手段加强多元化拓展,出版社完全有能力应对挑战,建立起新的教育出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