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出国"淘金季" 启东包工头讲述"沙特噩梦" 检方温馨提示
进入9月,各招聘网站又挂出许多“急求出国劳务工”的招聘,条件和报酬都很诱人。作为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启东劳务输入量庞大,更有一部分进入海外市场,“打洋工、发洋财”成为出国打工者最直接的想法。但一部分务工者因法律意识淡薄,通过非法渠道出境,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近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出国劳务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揭开“赚洋钱”背后的罪与痛。
包工头被工程方忽悠
70余名工人持商务签证赴沙特务工
“那时候,我每天都从梦中惊醒……”说起受困于沙特的经历,“包工头”刘某潸然泪下。2015年,刘某带着70余名工人前往沙特务工。但在异国的6个月内,不少工人被沙特警方以非法务工的名义拘捕,70余名工人的签证到期形成非法滞留,老板承诺的工资分文未见。去哪里维权?如何安全回国?当时,他每天都在问自己……
2015年,刘某找到某建设集团分公司的负责人张某办理签证,承接外国工程。在圈内人看来,张某提供涉外务工项目,签证下得快,且服务周到。张某满口答应,称公司刚从沙特某承包商处获得一个A项目,报酬丰厚。很快,张某与刘某等70余名工人签订劳务合同,收取每人1万元保证金。签证很快办好,工人被通知分批前往沙特。
临行前,张某再三叮嘱包工头刘某,因为给他们办的是商务签证,如遇到询问,统一口径说是公司派往沙特商务走访的。刘某担心地询问签证是否有问题,张某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问题的,到了那边,我再帮你们补办工作签证。放心吧!”于是,一行人满心期待踏上异乡的淘金路。刚到沙特时,张老板说A项目还没有启动,叫他们先在自己提供的工地务工,虽然工资少了点、环境差了点,老刘也时常安慰他们,等A项目启动了就有钱拿了。
工程被转包工资讨要无望
工人惊觉上当向我国驻沙特大使馆求助
终于,到2015年快10月的时候,A项目正式开工。
但此时,项目已转包给一位姓吴老板,吴某负责发放工人工资和生活费。但让刘某等人始料未及的是,新老板吴某更改了项目进度,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下,多人病倒,但他们不能擅自外出,也没有钱治病,只能强打精神咬牙坚持。2015年12月底,国内新年临近,工资却一拖再拖,吴某每次都敷衍推脱。几次下来,吴某态度变得恶劣:“你们又没和我签合同,要钱去找张老板!”但张某让他们再耐心等等。
时间一长,工人们的商务签证到期了,张某却始终没有为他们办理合法的工作签证,直到几个工友外出时被沙特警方盘问,并以非法滞留罪拘捕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作为包工头的刘某更是羞愧难当。
2016年1月7日,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向我国驻沙特大使馆求助……
启东成立工作组立案侦查
层层揭开中间人“张老板”的神秘面纱
A项目工人的集体上访,造成严重的外交影响,启东市立刻成立工作组立案侦查,并赶赴沙特处理此次事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工人们口中的这位“张老板”也逐渐浮出水面。
经查,张某的确是某建设集团公司负责沙特地区分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在沙特地区的项目考察、业务谈判和签约等事项。每次,张某招募涉外劳工时,均以出国打工赚钱多、办理签证快、保证提供工作等说辞,以沙特分公司的名义或借用启东某建筑劳务公司的资质,与工人签订劳务合同,并收取每名工人人民币1至2万元作为代办签证、购买机票及保证金的费用。
张某深知向沙特政府申办工作签证周期长、成本高,就擅自以公司名义为工人办理非法的商务签证,安排出国后,用“试用期”、“实习期”等手段来获取务工人员的廉价劳动力,等试用期结束,工人被借故辞退,张某便从中捞取巨额利润。
在多方努力下,2016年2月20日,嫌疑人张某到案。同年3月28日,张某被启东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经查实,从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张某共组织45批98人以商务签证的形式赴沙特务工,向其中74人收取办证费、机票费、保证金等费用,合计人民币167.5万元。
2016年底,经启东检察院提起公诉,启东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而非法滞留沙特的务工人员,因严重违反沙特《劳工法》,沙特政府对其中45人处以驱逐出境,并对张某所在的沙特分公司处以罚款。
检察机关发出提醒
出国务工应办工作签证而非商务签证
“近年来,在我们办理的案件中,以商务、旅游签证等形式将务工人员组织出境并在境外非法滞留务工的事件屡见不鲜。”记者采访时,启东检方透露,政府继续加大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打击力度、震慑犯罪分子;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形式多样、深入浅出的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务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此,启东检方发出温馨提示:每一名出境务工的人员都需要办理工作签证,才能得到国外用工单位的保障、享受相应的待遇;持商务签证或旅游签证出国打工都是属于违法行为,被发现后不仅要遣返本国,还要进行罚款和拘留。若请中介代办需提高警惕,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合法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劳务输出公司必须有商务部批准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境外就业中介经营许可证》。劳动者要明晰出国务工的费用及基本知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纠纷、骗局,应及时向当地警方、中国驻外相关机构联系,寻求帮助。 记者彭军君 通讯员黄诗谕 徐堇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