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打造一带一路类自贸区港城模板

04.06.2015  13:20

  中国江苏网6月4日讯 沿着港城大道一路前行,笔者来到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走进办事大厅,中外运储运公司报关员徐艳云正坐在电脑前为一批化工品进行报关。笔者看到她拿着相关的手续清单,点点鼠标就完成了过去至少需要往返三趟的报关手续。徐艳云感叹地说:“现在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实现网上申报,最近又取消了部分随附单证,大大减少了我们申报录入时间。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是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前沿。作为国际国内市场连接节点的出口加工区,其政策优化、监管制度创新与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息息相关。出口加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过去,出口加工区报关手续是比较繁琐的,一单普通的业务,需要报关员连续跑三次现场。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物流大通关机制,出口加工区积极承接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加大改革力度,优化通关环境,积极开展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应税货物通关时间节省了70%。

  跟随着出口加工区管理人员,笔者来到海关开发区办事处备案一科。工作人员正在按照新的备案要求对申请报关的单子进行整理、查验。海关开发区办事处备案一科科长尹黎明告诉笔者,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大通关,出口加工区海关主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智能化卡口管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随附单证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中6项制度,积极参与南京海关和海关总署推行的一单二审、无纸化通关、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业务,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扩大了企业经营业务范围。今年,虽然经济和进出口贸易额下行压力比较大,出口加工区区内业务却呈现大幅增长势头。2015年1月到4月份,完成进出区货值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出境货值1.58亿美元,同比增长79%,目前想要入区的企业也比较多,之前空闲的厂房,现在出现了租房紧张的局面。

  如果说海关对接“一带一路”措施主要体现在通关改革领域,国检改革则更加侧重于查验、展示领域的变化。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发区办事处副主任孙晓斌告诉笔者,从今年开始,国检开发区办事处全面推广应用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检验结果采信、中转货物产地证管理等8项上海自由贸易区可推广可复制检验检疫政策制度。通过支持新亚欧大陆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产业园建设,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全球维修等新型贸易业态,建立“负面清单、分线监管、诚信核放、质量追溯”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保障新型跨境贸易质量安全和快速通关。

  在孙晓斌的讲解下,笔者查看了出口加工区“一次申报”系统。笔者看到通过系统,进出出口加工区的货物实现了“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高效运转。正在笔者查看“一次申报”系统时,一个出口竹木草制品的单子到了系统内部。孙晓斌介绍,这类产品的申报已经实现了全程无纸化检验检疫,真正地做到“报检数据化、监管网络化、放行电子化”, 方便企业网上办理业务。

  在出口加工区卡口,孙晓斌又为笔者介绍了其特殊监管区内进口产品“预先检验、集报分出”检验检疫监管机制。孙晓斌指着即将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一批货物告诉笔者,当货物在保税仓储状态时即可预检验,货物实际出区时,只需凭预检证明即可分批核放,为货物进口节省物流时间。

  伍江数码出口加工区维修基地内,笔者看到一台台旧家电正经过工人的巧手被“修补”。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从今年开始,出口加工区的国检部门取消进口旧机电产品备案,让来自国外的机电产品可以快速整机进口,对企业进口的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服务。

  随后,笔者进入到出口加工区内的8﹟、9﹟、10﹟厂房附近。原来,这三栋厂房是市开发区即将推行的丝路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项目现场。该项目是由台湾统一集团公司、美国中国城超市有限公司、澳洲达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连云港汉华实业有限公司出资设立。项目建成后将借助冠伦联合采购营销模式平台,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实现聚集国外众多一线品牌供应商和一级批发代理商,进口来源于美国、欧洲、澳洲、日韩、台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种日用消费品、酒类、食品、服饰、水果、海鲜及肉类等商品。利用出口加工区现有功能实现商品的保税展示、体验、交易及保税加工,通过国内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快速营销。初步预计,该项目2015年10月28日投入试运营。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该项目的产品销售主要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辐射周边地区。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其实现了B2B、B2C、O2O的联体营销,以及丝路沿线N个进口产品展示和M个体验店的建立,即以连云港作为总部延伸至丝路腹地。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