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润州全力打造“智高点”

23.12.2014  16:24

  振奋精气神改革再发力

  “上月底,‘惠龙e通’货运集配电子商务平台刚在镇江高新区上线,第二次系统开发即将启动。”12月17日,镇江惠龙易通物流公司董事长施文进,依然沉浸在习总书记前来视察时的激动之中。他对记者说,从传统物流企业到物流电商,企业转型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镇江高新区晋升国家级,政策红利带来发展契机,将助推当地一大批企业转型跃升。

  镇江高新区前身是镇江润州工业园区,今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成国家高新区、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只是我们‘万里长征’第一步。以科学规划引领、以优质项目支撑,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落实改革举措上狠下工夫,让高新区成为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高地。”润州区委书记王冬生说。

  镇江高新区地域面积不大,但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先后吸引了30余个单体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目前已形成以德国贝克尔、挪威康士伯、中船动力、镇江船厂等为龙头的船舶及海工关键配套产业,是我省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后,招商中心接待或接受咨询20多批次。9家颇具实力的科研以及科技金融项目正洽谈落户事宜。

  “镇江高新区目前产业依然偏重。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服务打造特色软环境、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加盟,是升格后的当务之急。”在王冬生看来,推动镇江高新区内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与吸纳更多智力密集型企业同样重要,创新驱动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真正动力。

  搭建各种载体平台,成为润州打造高新区“既高又新、创新驱动”的利器。“除了国家火炬计划镇江特种船舶及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省船用动力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外,我们近来搭建了省‘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单位、省港口物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10多个创新平台。”润州科技局局长张娟告诉记者,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才能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记者采访中看到,总投资1.5亿元的镇江中煤科技孵化器已经通过消防验收,即将迎来第一批“创客”驻扎;入选省级首批“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的润州区船舶科技园,已有60多个项目入驻。

  “明年我将在马歇尔商学院参加商务论坛,届时将大力推介国家级的镇江高新区。”有镇江“招商大使”美誉的克里斯·古德,是怀特(中国)驱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曾促成许多美商来镇江投资。他对镇江高新区的升级格外关注,所提加大优秀人才集聚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镇江高新区要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人才是关键。”据润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倪南成介绍,近年来出台多项举措加大人才吸纳力度,尤其是实施“润州英才计划”,对领军人才加大资金资助。当地最近在欧洲、北美等地设立7家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站,定期发布人才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吸纳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和团队。目前,润州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9人、省“双创计划”7人。

  高层次人才的加盟,让镇江高新区发展呈现厚积薄发之势。惠龙e通的海外博士后工作站,让企业在物流电子商务领域扛起大旗,美国普洛保利斯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美国普尔利斯公司中国研发中心都已挂牌,中船动力等一批公司也将重点实验室落户高新区。可以预见,一批批优秀团队的到来,将让镇江高新区更多企业成长为业内顶尖。本报记者晏培娟耿联

  本报通讯员 杜婷婷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