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TPP协议

19.10.2015  03:29

  吴正龙

  由美国主导,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12个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前不久达成基本协议。美国一些舆论认为,美国下了一步先手棋,TPP将成为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新里程碑,中国将被边缘化。事实果真如此吗?

  TPP谈判持续5年多,各方争持的焦点始终是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业原产地规则、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关键传统领域。在TPP的30个章节中,虽然这些领域只占约5个章节,但却直接涉及所有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讨价还价十分激烈,长期僵持不下,最后还是下调标准,以妥协达成一致。

  对于美国来说,TPP协议为其打开了日本与加拿大的农产品市场,加强了对科技领域技术产权控制,而美国也在新开发药品数据保护期作出实质性让步,从12年减少到8年,并部分向澳大利亚开放了蔗糖市场。

  日本在扩大出口汽车等工业品及进口食品降价等方面受惠,但随着大米实行零关税进口以及下调牛肉和猪肉关税等部分开放措施,日方将在农业领域面临挑战。

  由此不难看出,TPP就市场准入而言,其标准并没有达到自由贸易的最高境界——零关税,在农产品以及其他敏感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例外”,并保留了各种长短不等的过渡期。

  至于其他章节,如果把美方发布的TPP协议概要与过去透露的内容加以比较,便会发现这些标准的“成色”已大不如前,这也是美方为兼顾不同利益诉求而不得不采取妥协措施,取得较为“平衡”、务实的结果。综合来看,TPP标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弹性”较大的标准。以劳工和环境为例,之前美方把这两个章节吹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但实际上就是把现行国际条约、规定以及最佳实践集中“打包”成章。

  第二类,缺少“牙齿”的标准。原本争议较大的争端解决机制、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等章节,经过几轮磋商,不断打磨,不是改变了原有的机制、适用范围,就是增加了例外和较长过渡期,结果是皆大欢喜,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都欣然接受。

  第三类,要求较高的标准。如投资、服务贸易、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电讯等,对发展中经济体来说,有些规定的执行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然而,不论TPP标准有多高多难,越南、马来西亚、秘鲁等发展中经济体能做到的,中国没有理由做不到,并有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可否认,TPP将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贸易转移,但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是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回旋余地很大,东方不亮西方亮,TPP国家损失,非TPP国家补,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TPP谈判刚结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体便呼吁中国加入TPP,这是他们为拓展各自利益的真实呼唤。由于TPP所建的“”很小,产生的福利同样也很小。只有把中国请进来,做大这个“”,TPP才能实现福利的最大化。据分析人士测算,中国加入TPP后,美国获得的好处将比现在增加五成。水涨船高,其他经济体福利也将跟着上升。TPP扩员将是其今后工作日程的重点。

  固然TPP是美国亚太再平衡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抓手,为美国大企业主服务,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更大利润,从地缘政治上看也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但是TPP不少标准与中国改革开放内容在许多方面又是相通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尽早谈妥中美双边投资协议,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加入TPP,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应对TPP协议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作者系中国前驻克罗地亚大使)

  原标题:冷静看待TPP协议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