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动生态产业发展 百姓家门口赚大钱

06.09.2015  11:24

  

  西巷是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已过不惑之年的黄美峰,毅然放弃在美国夏威夷的优越生活,回到家乡挑起了村主任这副担子。黄美峰在见习村主任期间,推行落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带动村民一起将家乡修建一新,在家门口就赚到了大钱。

  西巷村的变化,仅仅是江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果中的一个缩影。江苏省在2010年就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连片整治试点省份之一。2010~2012年,江苏省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累计投入23.1亿元,在21个县(市、区)、217个建制镇、3200多个行政村开展整治工作。先后共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82套、生活垃圾转运站132座、畜禽粪便集中处置中心11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4300公里,近900万农民直接受益。

   三分之一人返乡创业

  “我们现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让‘鱼米之乡’、‘水乡天堂’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荡然无存。”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的话掷地有声。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追求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吴中”主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太湖水环境呈持续好转态势、重点小流域水环境总体平稳、生态资源价值彰显吴中特色3个方面显著成效。

  走进杨湾老街,街道两旁,有20多幢元明清古建筑,古拙的墙门,光滑的青石阶,斑驳的窗户,苔藓累累的屋檐,显得古趣盎然。

  然而当年作为贫困村的杨湾,村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雨污不分流,污水直接排到小河里,村民环境意识普遍不高。

  土生土长的杨湾人黄美峰,在2011年与家人商量后,抱着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回乡创业的激情,携妻女一起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官。

  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推动和各级专项、配套资金的划拨扶持,让村主任黄美峰的理想有了施展的舞台,他带领全村找到了一条生态化富民强村的道路。

  他担任村主任以来,借助连片整治资金,以西巷自然村为试点,引进吴中区首个采用德国技术的中小型单元式污水处理系统,同步铺设污水管网,村里的生活、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里开展“民宿”项目,同步规划建设自行车公园、水果采摘基地、有机餐厅、主题咖啡厅等配套设施。另外还利用村民闲置用房成立“农村合作社”,引领村民发展农家乐,增加村民收入。

  目前,杨湾村已被打造成一个以生态、丰收、吉祥为代表的生态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的推动与资金的扶持,给杨湾村带来了盎然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给整个村庄增加了“造血功能”。

  整治前,杨湾村因缺少就业机会,一半左右的青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整治后,随着民宿、农家乐等项目的相继建设,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1/3的本村人又陆续返乡创业。

  截至2014年,杨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铺设污水管网18000余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生态湿地景观系统一套,完成石桥、张巷、上湾、杨湾、大浜、寺前、湾里、西巷等8个自然村的连片整治,总受益人口达2860人,剩余的4个自然村也已全部列入2015年、2016年的整治计划。

  “三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连片整治的持续开展对改善提升太湖水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示范区域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和赞赏。”苏州市吴中区环保局局长毛刚说。

   村庄环境整治是细胞工程

  江苏省环保厅自然处处长戢启宏表示,农村环境整治,江苏的试点重在解决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置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整治重点。这项工作的实施对镇村产业经济起到了较好的优化调整作用,环境好了,农村生态化产业业态成为很多地方的自然选择,比如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同时,农村环境整治也直接或间接地助推了各个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总的来看,这项工作为各地生态创建打牢了基础,村庄环境整治像一个细胞工程,村好了,镇就好了,县也就好了。

  江苏省在推进这一工程中,始终以政府为主导,推进联动治理:加强与村庄环境整治的联动;加强与重点流域治理的联动;加强与生态示范创建的联动。

  在整治资金保障方面,江苏省建立了“四个一点”的筹措机制,即“争取上级解决一点,本级财政支持一点,有关部门帮助一点,发动群众苦干一点”。3年连片整治整合带动其他涉农资金近25亿元,还通过农民投工投劳、村企结对、社会捐助等方式自筹资金近1.7亿元。

  整治示范区按照“自觉自愿、强者优先、基础扎实、突出示范”的原则,根据村庄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特点,按照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等分类编制村庄连片整治规划,打造亮点,使村庄风貌体现乡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彰显生态韵味、带动产业发展。

  吴中区将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一环,整合推进湖滨湿地修复、太湖风光带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淳区重点打造“国际慢城”,环境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鲜明特色;江宁区打造“十朵金花”,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

  此外,江苏省环保厅还专门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综合处置技术指南》等文件。有了这些指南,各地在推进相关工作时,多了一份可操作的行动指导。各地参照技术指南,根据地形地貌、村庄规模、人口数量、住房分布、排水特点、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选取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最佳技术模式。同时,还鼓励有技术、有实力的环保企业参与连片整治工程建设,推广应用了一批农村环保先进实用技术。

  从2013年被定为首批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份起,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在2200多个行政村建成200多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3000多套分散式、微动力或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四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等),铺设污水管网3000多公里;建成垃圾转运站145座,购置各类垃圾运输车辆900多辆;建成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处置设施9座。(韩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