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搭上“中国制造2025”快车
日前,热议已久的《中国制造2025》(下称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作为此前已经公布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农机装备,规划明确在农机装备领域将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要解决中国农机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必须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加快生产体系的智能化提升。”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规划为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规划提出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作为《中国制造2025》核心的智能制造,规划明确要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重点建设数字化工厂,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产品。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宁学贵还特别强调,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还应关注规划提出的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农机装备的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等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发展的重点。”宁学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