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硅谷”卧虎藏龙

02.11.2014  11:18

  

  维修人员对故障装备进行测试分析。 

  电站抢修小组正在实施某型装备的野外抢修训练。 

  运用云计算平台进行装备维修保障,研发的军事物联网在战区演练中大发神威,报废炸药“变身”有机肥料…… 

  在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令人啧啧称奇的前沿科技比比皆是,随处可嗅到科技创新的因子。 

  这个编制仅百余人的军械装备维修机构,荣获军队科研人才最高奖——“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军第一”“全国第一”。该团队也因此被誉为“军中硅谷”。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前不久,记者走进该大队,为您揭开“军中硅谷”的神奇。   

  雷达修理的奥秘 

  瞄准一线需求选择保障重点 

  在野战条件下,雷达出现故障,不拆解、不开机,能修吗? 

  “照样能修!”在车间,高工薛兰柱告诉记者。由他牵头主研的“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技术及成套设备”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往检测故障雷达,首先要拆解雷达,逐项测试性能指标,还要反复开机发射电磁波。一次,因雷达反复开机发射,结果检测项目还未完成,反倒把‘敌机’引来,整个阵地顷刻‘烟消云散’。”5年前,参加某部演习保障的薛兰柱,听战士讲起无可奈何事。身为雷达专家的薛兰柱,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尴尬。 

  回到单位,薛兰柱突破传统检测思维模式,大胆提出“逆向检测”理论概念,并提交“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技术”项目申请。从此,一干就是5年。 

  最终,他研制的逆向检测设备实现了通用雷达整机性能的非接触和不解体检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效率提高10倍。该成果在全军推广应用后,多次圆满完成全军通用雷达等级修理、野外驻训、实弹射击、军事演习等重大军事活动中的检测保障任务。 

  “我们的主业是修理,科研创新是提高部队装备保障力的重要手段!”大队党委书记、政委张启明介绍说,在处理维修保障与科研创新两者关系上,党委早已形成共识:科研创新跃升维修保障! 

  大队担负部队通用雷达、光电仪器等多个种类、数十个专业的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尽管任务重、人员少,但我们从不降低标准、敷衍应付。”总工程师焦现炜说。 

  “目光紧盯维修保障。干啥就要吆喝啥!”大队党委砍掉数十个与维修保障关系不大的项目。如今,“服务部队有功、从事修理光荣”,已成为大队官兵的座右铭。 

  那年,李士彦高工下部队巡回检修时,发现火炮大架连接轴锈蚀抱死问题很普遍,便提出研制“火炮大架连接轴注油器”的想法。尽管这个革新“小不点”,大队党委却当即批准,还列为当年重点项目,最后成为总装备部成立后首批推广生产的革新项目之一。 

  智能化的军事物联网 

  着眼信息化战争展开保障 

  未来战场,将以信息化装备、信息化技术为主要作战要素,今天的保障方式能否适应未来战场,该怎么变? 

  “装备越先进,保障应该越智能!”一场“头脑风暴”席卷大队。紧接着,以“小发明、小论文、小革新”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知识学习活动在大队红火开展。半年后,大队《关于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方案》出台。 

  2013年,在读硕士李健牵头研制的“电站装备检测修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军现行所有电站装备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的数字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2010年,大队导弹高工刘志远博士钻研军事物联网技术,与地方联合研制通用导弹健康管理系统,借助植入导弹发射车体内的近百个传感器,实现装备健康实时监测和故障预先告警,变基于故障的被动式维修为预防性维修。 

  “有了这个网,不用置身战场,就能随时掌握弹药消耗、装备质量、车行位置等情况,为及时有效的精确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验室,刘志远高工向记者演示了军事物联网的威力。 

  近年来,在新装备维修保障中,部队面临“底层数据难采集、状态性能难监控、潜在故障难判断、剩余寿命难预测、抢救抢修难决策”等一系列难题,充分暴露出现行武器装备保障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保障需求。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必将带来装备保障领域的大变革!”目前,基于军事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维修保障系统已在多个部队推广,实现了营以下部队装备末端实时感知、动态互联、状态评估和智能控制。 

  为实现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互通共享,博士尹晓虎等与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合作,建立起“装备维修保障云实验平台”,将装备生产厂家技术资料、数百名高工和部队维修骨干多年的维修“宝典”悉数收纳,并建立覆盖所有终端的信息化网络,加快了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转型。 

  如今,在大队官兵手中有朵数据“”,新手也能成专家。 

  报废炸药“变身”肥料 

  军民联合拓宽科研空间 

  当待报废炸药倒进一个密闭容器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处理,出来就变成了无毒无害且不会再爆炸的生物有机肥料。 

  “真了不起!堪称魔术表演!”若非亲眼所见,记者难以相信。 

  3年前,已是全军弹药技术管理专家的张余清,看到一组关于弹药报废处理引发事故的数据,还有某部运送报废弹药发生爆炸的情景,场面触目惊心。 

  是夜,张余清辗转难眠,怎样才能把弹药事故降到最低?弹药销毁,除了将TNT倒空回收利用外,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将发射药和炸药降解,既解除弹药销毁的危险,又能变废为宝,而不是靠烧或炸来完成?张余清下定决心改变这种传统废旧弹药处理方式。 

  炸药变肥料,相当于登山界的珠穆朗玛峰。战友劝他:你搞弹药30年,别再“玩火”了。然而,年近退休的老高工,又一次和“鬼门关”较上劲。他上北京、下长沙,进大学,请教军地环保、生物、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和院士。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他大功告成——报废炸药变成了有机肥料!不仅实现了安全绿色销毁,而且去能变肥后的炸药培育出来的农作物根壮棵大果满,实现了绿色无毒无公害。 

  “在科研攻关中,走好军民融合的路子尤为重要。”张启明说。去年8月,全军基层通用装备保障领域唯一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该大队成立。今年4月,该大队又与国防科技大学、军械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签订了博士后共育协议。 

  “军械装备专业军地兼容性、通用性不强,无法像计算机、通信等其他专业那样可以从地方引进人才,我们必须走好自己的路。”大队长王新深有感触。 

  随着武器装备多专业集成、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一个专家带几个助手”的创新模式,被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群体创新模式所替代,联合攻关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