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完善养老制度调查:关爱有制度 养老得保障

18.09.2016  18:35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江苏省2015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48万,占户籍人口的21.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区域差异大等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要怎么维护?又如何得到保障?《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随全国老龄办走访江苏省多地,就为老维权、为老服务等主题进行采访调研。

      医养结合:

      不错过每一个细节

      沿着南京市凤栖路西侧从街头走到街尾,记者发现,几百米长的建筑物上不时可见统一标识——泰乐城。沿街店面的标牌上,有居家养老俱乐部、养老院、护理院、老龄用品生活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精神关爱站等,堪称“养老一条街”。

      “住在这里,吃喝玩乐全都有,院方为老人考虑得很周全。”在泰乐城老年优养全护之家,年近90岁的孟奶奶告诉记者,由于生活起居不方便,加上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决定住进这里。最让老人满意的是,看病能刷医保卡,还能随时回家跟老邻居聊聊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独居化、空巢化现象日益普及,高龄、失独、失能、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养老需求从单纯生活照料向生活照料加医疗康复护理刚性需求的方向转变。给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亟须配套社会化服务。

      泰乐城养老综合体事业部运营总监李梅告诉记者,泰乐城与传统养老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综合性”,能满足老人从生活照料、健康与医疗管理、精神关爱到临终关怀等一系列需求。

      泰乐城也是江苏省较早探索“医养融合”模式的试点。一方面,整合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将“互联网+模式”突破性地运用到养老产业上,实现线上和线下医疗、信息产品等资源的互通,最终建立一个“全龄型、全配套、自循环”的城市社区养老综合体。

      “做好优质居家养老服务,做强可持续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我们一直在投入资金、专业团队以及医疗资源。”泰乐城负责人王华说。

      老年餐桌: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下午5点,记者走进南京鼓楼区江东街道东睿城社区服务点,看到这里的老人们正秩序井然地排队打饭。见来了记者,老人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向记者介绍:“小饭桌很方便,一周6天不重样”“四菜一汤才7元,75岁以上还有补助”……

      这家“老年餐桌”是南京携才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心负责人郭恩斌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已拥有连锁店面118家,覆盖鼓楼区、雨花台区等六大主城区,老人会员达57000余人,2015年全年服务208万人次,成为南京规模最大的居家养老连锁服务企业。

    为满足高龄、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用餐需求,从2013年起,南京市率先试点开展老人助餐工作,尝试在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方便可及的服务。

      74岁的胡源芳老人是东睿城社区“小饭桌”的常客,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鼓楼区江东街道宝船社区助餐委员会主任。胡阿姨告诉记者,有些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对饭菜咸淡、油腻与否比较敏感。依托民主选举产生的助餐委员会,可以搜集老年人的意见并反映给社区,从而与“小饭桌”协商制订出最适合老年人的菜谱。

      截至目前,南京全市建成助餐点427家,为348万人次开展助餐服务。南京市区财政按服务人次给予助餐机构3至1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贴。2015年,市级财政对助餐机构补贴达300万元。

      而在苏州,姑苏区则依靠创新“虚拟养老院”模式来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中午,在苏州姑苏区胥江新村77岁居民朱莉英的家中,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她和老伴准备午饭。如今,她家里的购物、洗衣、烧饭菜、打扫卫生甚至上医院取药等事情,都由居家乐工作人员代为完成。“想要什么服务,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搞定。”朱莉英老人说。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服务中心没有一张床位,却在为2.6万名高龄、空巢老人服务,累计提供照料、粮油配送等养老服务148万多人次,实现姑苏区80周岁以上有需求老人全覆盖,姑苏区形成了1个中心17个服务站的统一连锁运营管理模式,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苏州样板”。

      据了解,“虚拟养老院”的标准化模式不仅在苏州茁壮成长,更是走出姑苏,在北京顺义、扬州广陵、无锡宜兴、广西柳州、浙江嘉兴等地落地生根,其云平台服务对象达到12.6万人。

      “购买服务不仅是政府回归本位的需要,也是百姓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苏州市姑苏区民政局局长曹源说,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最直接的就是政府购买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老百姓往往担心,服务质量能不能有保证。目前,“居家乐模式”在资金支持、政策配套、服务监管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护老审判:

      保障子女常回家看看

      “孤独的老年人”现象正日益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思考。截至2015年底,无锡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9.34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为24.84%。

      3年前,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当天,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法院判决“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全国第一案,支持老人要求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的诉请。

      “第一案的判决具有很强的样本意义和示范作用,此后多地法院均参考梁溪法院首案判决对老人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诉请予以支持。”该法院家事庭审判员、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审判长高鑫告诉记者。

      目前,老年人赡养案件从物质赡养向精神赡养转变,房屋权属案件从诉求居住权向诉求所有权转变,继承案件财产分割更为复杂,婚姻纠纷因重组家庭增多而矛盾凸显。高鑫介绍说,梁溪法院已审结的3000余件涉老案件类型已经出现这些明显的新变化。

      在梁溪区法院院长袁挺看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涉老案件可以归纳为三个特征:数量增长、类型多样、矛盾凸显。他指出,近年来,精神赡养案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多趋势。但由于法律对不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具体,对精神赡养的判决和执行比物质赡养的判决和执行要复杂得多。

      例如,2015年7月8日,梁溪法院判决江苏首例“隔代探望权”纠纷。一对失独老人请求法院支持其看望孙子的权利,法院一审判决支持老人的诉请,判决老人在孙子10周岁之前可以每月探望一次,每次探望时间以6小时为限。

      为此,梁溪法院老年合议庭与时俱进,在多年的审判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极富特色的护老审判“梁溪模式”——坚持将“情理、法理、道理、伦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涉老民事审判的各个环节;改变以往法官向当事人“填鸭式”单向说服教育,注重与当事人互动交流,获得了当事人的信赖和赞誉。

      法律援助:

      免费服务帮讨公道

      位于江苏淮安市清河区“夕阳红”法治文化广场的“爱心法律服务亭”,占地仅6平方米,却是一个集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室。

      在“爱心法律服务亭”设立之前,“夕阳红”文化广场是一个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活动的开放式文化广场,功能比较单一。随着老百姓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清河区决定将“夕阳红”文化广场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在广场西北角设立“爱心法律服务亭”,由辖区内的公益律师于每周一、三、五进行专职坐班,实行免费咨询。

      “老百姓咨询的问题往往渉及自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调解不及时、法律咨询不到位或方法不正确,就极容易激化矛盾。”当班律师张德富告诉记者,“爱心法律服务亭”的业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以及宣传各类法律知识等,他自己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大。

      据统计,“爱心法律服务亭”设立3年来,值班律师共接受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受理各类案件近2000件,被称为“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着力破解乡村法律服务资源短缺的瓶颈,淮安市司法局于2013年起实施为期3年的“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即每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全市所有村居挂钩服务,深入村居宣传法律知识、当好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纠纷,从而打通法律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淮安市清浦区和平镇齐湖村60岁村民葛志良2013年因交通事故致残索赔案,在驻村律师齐林建的无偿法律援助下,3年打了5场官司,获得87.5万元赔偿,在拿到10万元赔偿款后,律师还在继续帮他追讨。葛志良的弟弟感慨地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齐律师的帮助,遇上这种事,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法律快车村村通”工程实施3年来,全市785名村居法律顾问已免费为群众解决法律纠纷8830件,办理诉讼及非诉讼案件5088件。截至目前,淮安村居法律顾问已实现全覆盖,村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