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发展, 南京迎来“三大机遇”
发展机遇
养老产业涉及长期照料、医疗康复、居家支持、精神慰藉等领域,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等多种行业。
目前,我市的养老产业尚属起步阶段,但随着老年人观念的改变、养老服务业的改革,我市养老产业正迎来“三大机遇”。
内在机遇:
观念转变,老年人消费热情被点燃
家住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的谭秀珍老人,今年8月在秦皇岛住了1个月。这两天,老人又准备去三亚度假。
“夏天在北戴河,每天都去海边散步,因为气温适宜,多年的老寒腿也不太疼了。”72岁的谭秀珍告诉记者,趁着还能动,多跑跑。冬天来了,想去三亚住一段时间,那里暖和。
南京君游旅游咨询有限公司经理张连勤介绍,“异地养老”是符合老年人生理健康需要的。入冬以来,他们公司刚推出的海南游线路,短短几天就有200多名老人报名,真没想到这么火。
“南飞过冬,北漂避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市老龄办副主任顾玉娥说,选择这种休闲方式的多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收入较高的老人,以知识分子居多。据不完全估计,今年以来,我市已有超过3万名老人选择“异地养老”。
“南京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老人对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消费欲望。”省社科院研究员陈颐说,现代家庭依赖性逐渐减弱,老年人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花钱买健康”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收,这是老年人消费热情被点燃的重要原因。
改革机遇:
南京先行先试,促政策利好出台
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家名义出台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意见。今年9月,全国首部老龄蓝皮书发布,深度分析了老龄金融业、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和老龄房地产业四大老龄产业板块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等,对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
省民政厅刚刚发布的《关于深化全省民政事业改革的意见》中,公办机构转制、补贴护理床位、市场保险补充、服务公开招标,这些养老改革突破以往政策壁垒,开启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新模式。
今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40%以上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用于养老服务”、“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税收减免”等养老服务业优惠政策。
记者注意到,中央及我省一系列政策利好出台前,我市基本上先行先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去年,我市探索医养融合模式,“楼上住院,楼下看病”,并逐步向社区推广。目前,医养型养老机构超过200家,占全市所有养老机构的七成以上;医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达到近400个。
今年,我市率先在祖堂山、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尝试推行养老院公建民营,将养老机构推向市场。目前,全市102家公办养老机构(含敬老院46家),已有42家7104张床位实现公办民营。
今年,我市在鼓楼、秦淮、建邺、雨花台区进行智能化养老试点,利用智能腕表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居家服务,明年将全面铺开,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养老院”。
市民政局局长陈学荣介绍,通过多年发展,南京的养老服务业始终处于全省、全国的领先方阵,前不久又刚刚获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力争使“医养融合、评估机制、居家护理、高端养老、志愿服务、养老准入、诚信体系”等7个特色工作有新的突破。
外在机遇:
社会力量介入,国际养老企业落子南京
就外部力量而言,利好也是不断,民营资本、国际力量看好养老市场,纷纷抢滩南京,有助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
作为法国养老业“老大”欧葆庭集团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个落子之地,南京无疑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先机。据了解,欧葆庭南京项目先期计划设立200张床位,主要接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预计明年开业。欧葆庭在养老康复等方面带来的先进经验,对解决南京日益增多的养老难题将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不仅是欧葆庭,澳大利亚皇家护理等已进入我市养老服务业。
随着全球逐渐进入老龄社会,以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等为主的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这一点,南京一些民营企业早已捕捉到商机。
投资超过1个亿的社区养老综合体泰乐城,目前正在试运营。“娱乐养老”生活方式创始人、南京贝杉国际董事局主席侯国新,早在2000年就率先进入养老产业,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他说,只有通过市场规模化运作,才能让居家养老服务得到规模化推广,也才能实现“让每个老人都能在社区优雅地老去”的愿望。
医疗保健行业是老龄化的最直接受益者。在医疗保健和医疗护理行业中,针对老年人的药品、保健品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方向将最直接受益。
南京保健养生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医疗保健行业,将是一座待挖的“金山”,南京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云集,完全有条件抓住这一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