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和魂牵梦绕的“四墩子”
2014年10月,由四墩子居民张兴华编写的《小镇春秋》付印成书,四墩子六十余户居民,户均拿到一本。18万字的《小镇春秋》,回顾再现了四墩子区域内,近百年的风云变幻,集人事、家事、世事于一体,真实地记录了小镇历史上的繁荣景象;叙述了各家各业发展的坎坷历程;剖析了小镇历史上发挥的功能作用;颂扬了本地区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反映了过去贫民阶层的困苦生活;追忆了本地往时的风情习俗。《小镇春秋》发放到读者手中后,受到四墩子和老太和地区人们的赞评和喜阅。而作者张兴华,也完成了一件久久放不下的夙愿。期间,他和一帮从小在镇上一起长大的老兄弟,为这本书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回首之间,多少感慨在心头。
一
张兴华1946年出生在四墩子北街,家乡古镇的每一块土地、每一座古老建筑、每一条弄堂,对他来说都十分亲切熟悉,它见证了历史,也带给了他儿时的回忆。“从我有记忆起,古老的四墩子就是靖江西沙地区最繁华的地方。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别开生面的城市般的商业容貌。”他说。
张兴华的家就在北街的中心。六间瓦房面对面地分布在街的东西两侧。和镇上许多人家从事商业一样,张家一年四季生意也做得很红火:春天贩卖芋头种,夏天从常州运回种蛋回家孵苗鸭,秋天收购成熟大鸭到上海贩卖,冬天在家里放机器加工棉花……一年里基本没有空闲的时间。
在小镇上长大,四墩子在张兴华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成家立业,随着时代的浪潮浮浮沉沉,几经辗转,后来在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岗位上退休,随女儿到苏州定居。身在都市,张兴华的回忆越来越清晰,回忆自己的经历,也回忆四墩子的种种。
2013年,张兴华的撰写了个人回忆录《命运》,真实地回忆和再现了张家几代人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遭遇,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道出了他一生的爱恨情仇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留给下一代一点记忆和怀念。
书印出来后,张兴华带着十几本回到了四墩子,分送给亲朋好友,特别是从小一起在镇上长大的几个老兄弟。
“书出后,我儿时的同街挚友強加炎等人,在读过我的《回忆录》以后,向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要我为我们共同的故乡‘四墩子’及太和地方,撰写一部比较全面的历史传记,留传后世,以填补靖江历史档案中尚无‘四墩子’文字记载的空白,也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对古镇的一种深切怀念。”朋友们的提议勾起了张兴华的创作欲望,为小镇写“传”正好也是他的心愿,因为再不写就来不及了。由于行政区域划归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形势的发展需要,曾经闻名遐迩的“太和区”“四墩子”被划归为“新桥镇”管辖。久而久之,“太和”、“四墩子”这个古老的名字,就快要被人们遗忘了。如果再不用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那就真正彻底失传了。
张兴华告诉记者,写书的原因还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古镇“四墩子”。
四墩子,在抗日战争中就是靖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曾经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有不少革命老前辈曾经不分昼夜地战斗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他们的汗水和鲜血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在解放战争中,“四墩子”也成了新四军南下、北上的重要通道和“跳板”。
在经济繁荣程度上,“四墩子”发展到鼎盛时期,商业繁荣的盛况更算得上是靖江西沙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民间曾有:“北有季家市,南有四墩子”之说法,盛名远播大江南北,享誉整个苏中平原。
张兴华说:“时不我待,我趁着刚写完回忆录的手头余温,就立即着手准备和搜集有关历史资料。”
二
在大家的鼓励下,张兴华决定尽快动手。为了采访,他开始在苏州和靖江之间频繁地往来。但是写什么?怎么写?真正落实起来,还是有无数难题横亘在他的面前。
四墩子的来历是什么?漫漫时间的长河里,它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因无据可查,无根可寻,无人可问,所以这部分内容也就无法详细回顾和记叙下来了。张兴华只能从近代百年之内来搜集、取材,能整理多少内容,就编入多少。
由于四墩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商品经济很早就比较发达。古镇街上聚集着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各业行摊八方占位。特别是很早就拥有两家使用现代机器的工厂。古镇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也为被小农经济束缚下的农民提供了生产、生活服务。对于这部分内容,张兴华很熟悉,因为他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回乡采访了十几位街坊邻居,很快就完成了这部分文稿的写作。
在他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和革命前辈英勇事迹时,张兴华感到,四墩子及其周边这一片广大的“太和地区”是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曾涌现出许许多多为革命作出贡献乃至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老前辈和英雄人物。
特别是在伟大的“渡江战役”中,“夹港”作为大部队渡江的前线指挥所和重要渡口之一,“四墩子”及其周边的数十个村庄的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地做好各种支前准备工作,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不惜一切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那种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情景,那种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支前场面,那种一声令下,万船齐发,万炮齐鸣,人人视死如归的真实战斗场景,虽过去了数十年,但还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深深铭刻在“四墩子”人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抹去。
“这块有着重要革命历史的红色地域,怎么可以硬生生地从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地抹去呢,那也太可惜了!此举既不尊重历史,也对不起无数在太和土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前辈,更对不起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使命感的驱使下,张兴华继续搜集资料,整理出相对完整的太和地区革命斗争历史。
三
从2013年5月份开始动笔,到2014年初秋,张兴华在一年内完成了全部初稿的编撰。然后他邀请了儿时的同学、街坊挚友強加炎、孙林祥、贾祥生、陆祖平、倪治忠等多次参与审阅、修改、增补、校对。数番整改才最后定稿成文。并定书名为《小镇春秋——四墩子百年纪事》。
从小镇走出去的书法家陆祖平题写了书名,并根据儿时的记忆,画出了小镇中心大概的面貌。
四墩子很小。从前的它仅仅是个江中长出的土丘。在它踏出江面的前后,还有很多土丘,人们按照方位排序,从“大墩子”“二墩子”,一直排到“五墩子”。四墩子是临近江边的一个最大的土丘,地势高而平坦,地域宽广,一条河道从中间穿过,方便人们饮用和灌溉庄稼。难得的风水宝地吸引人们聚拢过来,扎下根,创家立业。渐渐将四墩子改造成一处拥有几百户商家和数千个农户的人口稠密的集镇,成为靖江西南角的一个重要的商业门户。随着四墩子的名头越来越响,其他的三墩子、五墩子等地名,也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民国初期,靖江地方政府将四墩子及周围几公里范围内的行政区域划为“太和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党也将此地叫作“太和区”,由此,四墩子就变成了太和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四墩子又被叫作“太和镇”,时间久了,人们就把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即,四墩子就是太和镇,太和镇就是四墩子。但江南江北,远道而来的客商,都只知道四墩子,而不知道太和镇,四墩子的称呼,也成为了以四墩子集镇为中心的方圆数公里的范围的俗称。
以永兴大石桥为中心,四墩子形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商业街道,每条街道上集聚着开店的商家,肉店、酒糟坊、理发店、日杂店、诊所、饭店、药店、文具店、香店、纸箱店、羊肉店、豆腐店、鞭炮店等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四墩子大桥下的人工河道叫“夹港”。1975年,太和乡政府发动新开夹港,除弯取直,建造水闸和公路。原来穿越四墩子老街的一段老河港被填平,新港东移,永兴石桥被拆除。原有四墩子的格局小有改变。1990年,老街拓宽改造,过去的旧石板路全部改成石子路或柏油路。1991年,在老街道南,又平行新建了一条新街,引进新住户,从那时起,四墩子有了“老街和新街”之称。
2014年11月底,已定居苏州的张兴华再次回到家乡,看望同街发小。几位年近古稀的四墩子老居民,聊着《小镇春秋》,聊着童年趣事,望着北街正在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望着被拆除下来的一堆旧屋的瓦砾,心中留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