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推广社场企联合实现1+1+1>3
24.03.2015 12:15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2012年以来,加工经营大米的滕荣生先后与射阳、姜堰、海陵的17家农场及合作社组成了“社场联合体”,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实现了多赢效应。
功能不全,单个社场企遭遇现实困境
2010年,兴化市戴南镇冯家村农民陆红所流转1000亩农田当起了农场主。插秧、收割借助社会服务组织倒也顺当,可卖稻谷成了大问题。按照规定,国储库只收烘干的达标粮,由于缺乏晒场、烘干设备和储存仓库,陆红所只能将稻谷卖给商贩,“大半利润上了商贩的腰包,如果粮价下跌厉害,还享受不了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
一方面,种粮大户卖粮难;另一方面,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却“吃不饱”,时常需要“找米下锅”,和平米业公司就是如此。
2003年,滕荣生创办了和平米业公司。起初,原料是商贩从千家万户收购而来的,因此加工好的大米是品种芜杂的“大路货”。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越来越强,“大路货”已不再受欢迎,也没有多少利润可赚。2012年,滕荣生在射阳租赁了2000亩农田种植优质水稻“南粳46”,谁知当地“大麦茬”让田太迟,延误了播种期,造成严重减产,赔了60多万元。工厂年加工能力是6万吨,当年眼睁睁看着“无米下锅”,滕荣生急得直跺脚。
“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掌握少量资源的单个合作社、农场、农业加工企业也会步履艰难。”兴化市委农工办主任赵桂银说,陆红所、滕荣生的遭遇,其实也是大多数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加工企业现实困境的真实写照。
一拍即合,组建“联合体”共同闯市场
2012年,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家庭农场已发展得风生水起。“家庭农场需要配套的良种、稳定的销路,企业加强与家庭农场的合作,无疑将带来双赢的好机遇。”滕荣生的策略是,先与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老农1号”水稻品种,为农场统一提供这一种子,之后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将农场的稻谷全部收到公司,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2013年4月,滕荣生向冯家村家庭农场主陆红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老滕啊,你的想法真好。我种了1000亩田,但收割后,这么多的稻子怎么晾晒、到哪里销售,一直是我的心病,跟你合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陆红所开心地说。
随后,滕荣生开始积极外出拓展市场,2013年先后与兴化市的万里家庭农场、海陵区的王爱军家庭农场、姜堰区的金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等12家农场签订合作协议,签约农场总面积达到1.2万亩;2014年4月,又与兴化市的陈兆存家庭农场、周仲华家庭农场、立源家庭农场,常发农机合作社、田野农机合作社等订立了合作协议,订单农业总面积逾2.5万亩,形成了集种植、植保、收割、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的“联合体”,大家携手共进,抱团闯市场。
各取所需,全产业链上共享发展红利
万里家庭农场2014年种了1400亩“老农1号”水稻,和平米业公司按每斤1.6元的价格收购,高于同标准的粮食收购企业0.11元。“和平米业都是按标准折除水分,这样单产就达到了1300多斤;如果销售给商贩,水分折除得太厉害,单产只能按1100多斤算。”农场主包汝云算了一笔账,加盟联合体后,一季水稻每亩可多赚300多元。
签约农场的稻谷一收好就运到和平米业公司,并烘干至标准稻谷,所需电费都不算在农场头上,而是和平米业自己消化,因为加工成大米后销售利润更高,这等于将加工销售的部分红利与农场共享。此外,农场还获得联合体内农机合作社的优先优惠服务,市场上小麦收割费是每亩65元、水稻85元,而联合体内只收55元和60元。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加盟,也满足了和平米业公司对于优质稻谷的需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被开发成礼品盒真空10斤装和简包20斤、50斤装三种产品,并打出“老农稻花香”的品牌,销往江浙沪等地;此外还进行网上销售。每斤大米均价超过3.5元,比市场上同类大米高出1元左右。
“加盟联合体,也为我们农机合作社拓展了发展的空间。”常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友泉说,2014年该合作社为联合体的农场、合作社收割麦子5100亩、水稻5700亩,获得作业收入65万多元。前不久,联合体给合作社落实了2015年的收割任务,小麦为8400亩以上、水稻为1万亩。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24.03.2015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