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传统农业加点料 唱响多彩农业歌
兴化螃蟹分类打包后发往各地
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脱水蔬菜产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金灿灿的稻田里蓦地跑出一群鸭子,排成一队“嘎嘎”而过。
30公里外,昌荣镇大片的蟹塘里,自动投饵船在水面穿梭,塘口的物联网监测仪实时监控着水中的溶氧量、PH值、浊度等。借力新的信息技术,兴化螃蟹养殖正朝着标准化、科学化迈进。
距离市中心不远的兴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里,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2万平米的冻干食品生产车间内葱香味扑鼻,其脱水蔬菜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兴化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产成品集散地。
金色的水稻、青色的螃蟹、绿色的蔬菜……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兴化,依托传统优势资源,不断发展,不断破题,唱出了一首“多彩”农业歌。
共作模式催生有机稻 产粮大县弯道超车
兴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以稻麦两熟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3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10万亩,粮食单产、总产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连创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百亩方单产全国纪录。“兴化是粮食大市,但也遇到过发展瓶颈,问题主要在于品质提升。”兴化市农业农村局沙安勤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兴化弯道超车的第一要诀。
调结构,选好品种是第一步。2010年前后,兴化开始用心选品种。“当时东北大米在市场上口碑好,我们就尝试引进种植,没想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东北大米到了兴化变得株矮粒少,米不好吃。”沙安勤介绍,此后通过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兴化这才引进了“南粳9108”。同时,当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适度规模化种植。目前,该市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种植面积从2012年不到2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25万亩以上,占比达95.6%,平均单产超过1200斤。
种植模式调整也是关键。在这方面,兴化注重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探索出“水稻+番茄”“甜瓜+水稻”“水稻+洋葱”等多种轮作形式,以及“稻渔共作”“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等新型种养方式。
当下,钓鱼镇双超鸭田稻米合作社的1200亩水稻正在等待收割。“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合作社负责人李德剑今年69岁,与庄稼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没想到如今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从2010年开始,在当地农业部门的鼓励下,他率先种植有机稻米。稻田里养了一群群吃草捉虫的麻鸭,稻米生长全程不施肥、不打药,稻鸭共作模式产出的有机大米售价超过每斤15元,比传统大米高出7倍。
“刚开始推广时我也犹豫,政府为了鼓励就给予每亩200-300元补贴,我就小规模试种了下。”李德剑告诉记者,如今他的水稻田里有900亩种的“南粳9108”,另外还有300亩有机水稻“南梗46”。去年开始,他在稻鸭共作基础上又尝试稻虾共作,每亩地里仅龙虾收入就超过4000元。
如今,共作模式在兴化遍地开花,“兴化大米”也已经跻身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市长触网直播 给力“河蟹养殖第一县”
从塘里捞出一只只螃蟹,按公母、规格进行分类,再放入水池网箱里吐泥,最后挑选打包。到了螃蟹的旺季,董佳贝忙得不可开交。
2014年,董佳贝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经营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与父辈的思路不同,他将市场瞄准在海外。“开始是经朋友介绍,把大闸蟹出口到了新加坡。”董佳贝告诉记者,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泰州地区唯一一家大闸蟹出口基地,其2600亩的大闸蟹基地年产量50多万斤,其中出口销量超过20%,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都有经销商。
兴化特色在“农”,优势在“水”,以水域为主的非耕地150万亩,现有水产养殖面积82万亩,被称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董佳贝的父母养殖大闸蟹已有十多年,他们一家也见证了兴化大闸蟹的品牌变迁。“过去人家都不知道兴化大闸蟹,现在我们的红膏蟹可是远近闻名了。”在董佳贝看来,品质是基石。过去养殖户多是“散兵游勇”,养殖标准低,舍不得投入;近些年,养殖户的思想变了,投喂料从廉价玉米变成了冰鲜鱼等高档饲料,开始在蟹塘里养殖水草、投放螺蛳,营造适合河蟹的生活环境,蟹的品质自然就上来了。
沙安勤说,他们也在探索螃蟹养殖的信息化、标准化,借助物联网实现对蟹塘环境的实时监控,做到精准管理,同时完善溯源系统,让消费者也能实时查看螃蟹的生活状态。
8月21日,兴化大闸蟹率先开捕。“市长直播卖螃蟹”刷屏网络,为兴化大闸蟹提前增加了一波曝光量。当天,兴化市长方捷和网络主播一起坐进了直播间,开卖的第一个小时,兴化大闸蟹在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均有订单产生,最远一单来自新疆乌鲁木齐。
两包方便面 就有一包的蔬菜包产自这里
张洪孝是兴化小有名气的“葱王”。2005年,他创办了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专营脱水蔬菜。“说是脱水蔬菜,其实最早主要就是兴化香葱。因为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场认可度高,我们打出的口号是‘兴化香葱,世界通用’。”张洪孝说,如今到国外去买脱水葱,尤其是日本等国很有可能买到的就是来自兴化的脱水葱。兴化香葱开路,当地脱水蔬菜品种扩展到卷心菜、胡萝卜、韭菜等。
“没有兴化香葱,就没有兴化脱水蔬菜的新局面。”张洪孝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蔬菜使用量超过100万吨,年产值约2亿元。传统蔬菜保质期短、不易保存,而经过加工的脱水蔬菜保质期通常能达到1-4年,为远销海外奠定了基础。随着兴化脱水蔬菜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除了消耗掉了本地60%左右的新鲜蔬菜,不少生产企业还远赴云南大理、四川乐山、福建厦门、广东汕头等地采购。
两包方便面,就有一包的蔬菜包产自兴化。为了方便企业出口,兴化市政府牵头设立了农副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保证农副产品出口标准,实现全程溯源,并对出口企业予以补贴。前不久,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19年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名单,兴化市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脱水蔬菜),也将推动兴化市脱水蔬菜转型升级发展,带动全市外贸出口额持续增长。
2006年,兴化经济开发区设立了江苏省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据了解,这里基本形成了脱水蔬菜产业链、火锅料产业链、米面制品产业链、巧克力制品产业链、食用油产业链、乳制品产业链、黄油和冷冻方便食品产业链、肉制品产业链、高档调味品产业链等九大健康食品产业链。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63亿元。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