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专家共议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和谐共处人人可做贡献
“暴力梅”来袭,省内多地开启“看海模式”,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性又一次凸显。为期两天的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交流会7月2日在昆山闭幕,中澳两国的专家就海绵城市建设交流了彼此的经验。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技术上来说,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在具体操作时,又涉及住建、园林、水务、气象、环保、农林等多个行政部门。”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海绵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傅大放分析,如何协调好彼此的关系是推进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更重要的突破在于跨学科的交融、跨领域的互动和跨部门的合作。
“要建设海绵城市,就必须打破九龙治水的局面,政府内部首先应该打通壁垒。”傅大放举例,溧水曾经计划对该市南门河附近的一处公园进行园内水域改善和生态修复,请他设计方案。“但当时,公园尚在建设中,建设事宜归建设部门主管,园内河水归水利部门管,各有各的难处,事情就耽搁下来。”他透露,上周接到对方电话,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此事又被提上议程。
在昆山,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事宜由海绵办公室统筹负责。昆山市住建局局长周继春介绍,海绵办公室由住建局、财政局牵头,协同环保、国土、规划、交通、气象等政府部门,以及水务、城投等企业,成立了申报协调、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4个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之间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镇江是全国首批16个国家级海绵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全市约有22平方公里试点区域陆续进行了海绵改造。今年,江苏又确定南京、苏州、常州等9个城市作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介绍,我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20年,各市20%以上建成区将成为“海绵”;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也迅速带动了“海绵行业”的发展。昆山海绵城市创新产业园内,聚集了一批技术研发、规划设计、产品生产、施工安装、维护管理等相关企业。新建城市项目要融入“水敏型”设计,老旧基础设施则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海绵式”改造,亟需市场提供相关标准化和定制化的产品。
“建设海绵城市,也并不仅仅是政府和行业的事,城市应该由水敏型的政府、行业、居民共同组成。”
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负责人王建斌介绍,居民也同样应该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园艺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可以选择再利用水,我将不再使用自然水。干旱期间,我们在后院安装了5个水箱和把废水处理到A1类饮用水的循环水装置。”但低收入者参与度很低,有人吐槽“水敏型”的成本,“我喜欢用洗碗水和淋浴水浇花,但收集起来耗时耗力,前一阵子,我观望了废水回用系统,但买不起。”本报记者孟旭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