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反腐败制度建设持续发力

01.11.2016  12:34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六中全会之前,中纪委和央视联合推出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经进行了预热。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但这条路具体该怎么走?六中全会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一个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从严治党已成最为关键的一环。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中全会对反腐败斗争提出新的总体要求。全会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六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会议对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提出了全面要求并作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重要的建章立制工作。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修订或新出台了50多部党内法规,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已经反映出治党靠制度的理念,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体现。这次在全会上推出两个文件,就是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坚持依法依规治党的思想理念。这两部党内法规,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笼子,标志着一个“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正在与时俱进地健全、完善。这也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进一步从治标转向治本。

  六中全会对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作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就指出,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监督制度,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将监察机关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并列提出,在中央文件中属首次,有专家称此举意味着新的国家监察体系建设已提上中央议程。

  反腐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反腐败制度建设正在提速,这必将给人民群众以极大的信心。六中全会吹响了新的号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国反腐败斗争一定会继续深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会更强,党和国家的肌体必将越来越健康。